
中日韓專家參觀山東省農科院的甘薯新品種繁育設施中日韓專家參觀山東省農科院的甘薯新品種繁育設施。。劉佳劉佳攝攝
劉佳本報記者呂兵兵
近日,由山東省政府、山東農科院等主辦的第七屆中日韓國際甘薯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國內外的200多位甘薯科研專家齊聚一堂,共謀甘薯產業出路。與會者圍繞甘薯生物技術、資源與育種、栽培與耕作、病蟲害防控、加工與利用等領域,進行了為期2天的大會報告,后又參觀了國內最大的甘薯加工企業山東泗水利豐食品有限公司和甘薯交易市場等。會議期間,甘薯加工型品種和鮮食型品種選育,脫毒甘薯技術推廣成為關注熱點。
甘薯被營養學家稱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一”,近年來其保健作用越來越獲得大眾認可。據國際馬鈴薯中心副主任、亞太中心主任盧肖平介紹,2016年世界糧食獎三位獲得者都是來自國際馬鈴薯中心的甘薯科學家,他們因為培育出抗病、抗旱、高產量的富含維生素A的橘紅甘薯(OFSP)并在非洲10個不同國家推廣種植、消費而獲獎,這充分說明了國際社會對甘薯在糧食安全和食物營養方面重要性的認可。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產國,年種植面積為350萬公頃,約占世界甘薯種植面積的42%,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的68%。山東省屬于北方春夏薯區,甘薯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五,總產居全國第二,單產居全國第一。
與會的企業代表主要關注加工型甘薯新品種。在利豐食品公司,生產部經理張亮介紹,生產線上正在加工的是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選育的“濟紫薯1號”甘薯新品種,日加工量為110噸。由于該品種花青素含量高、出粉率高,特別受加工企業歡迎,目前公司紫薯粉出口份額已達到40%。來自日韓的專家則關注我國的鮮食甘薯新品種情況,“濟薯26”等品種的生產表現令其贊嘆不已。據了解,日本的鮮食薯約占甘薯總產的一半,韓國的鮮食薯達到甘薯總產的86%。
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介紹,中日韓國際甘薯學術研討會從2004年韓國木浦第一屆會議,至今已經走過了12年的歷程,受到了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相關從業者的廣泛關注,現已成為國際甘薯領域最著名的學術論壇,促進了三國甘薯科研和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