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時節,走進甘肅張掖市甘州區農村,制種玉米收購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各個收購點一片金燦,田野地埂邊更滿眼金燦燦一片,讓人望在眼里,喜在心里。甘州區沙井鎮興隆村二社農民侯學成高興地說:“自家今年種植9畝制種玉米,每畝2700元簽訂單,比去年增加200元。”據統計,今年甘州區制種玉米面積超過60萬畝、合同平均畝產值達到2650元,比上年增加150元,制種面積和產值再創歷史新高,總產值達1.6億元,比去年增收9000萬元。
甘州區因為連續幾年銷售市場疲軟,加之制種公司對農戶的制種款不能及時兌付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糾紛等問題頻發。今年,區政府印發了《甘州區國家玉米制種基地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認真分析種子市場形勢,遵循市場規律、合理安排生產面積、確定畝產值。與此同時,加大對基地建設和種子市場監管力度,對以往有引進非法制種的村委會和有違法行為的企業提前進行預警提示,進行定向監管,全面實行“一預警、二包責、三承諾”工作機制,繼續保持打擊非法制種的高壓態勢,形成打擊涉種違法行為的強大合力,全區玉米種子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切實維護了“張掖國家級玉米種子基地”生產經營秩序,為打造全國玉米制種基地監管“首善之區”奠定了基礎。
朱興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