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之后,秋意漸濃。內蒙古敖漢農業文化遺產品種保護基地的371個農作物品種長勢喜人,累累碩果結滿枝頭。
該基地集品種保護、新品種引進于一體,占地面積17畝,種植15種作物371個品種,規劃8個區,即:藜麥品種引進試驗區;傳統雜糧雜豆品種保護區;鷹嘴豆品種引進試驗區;傳統大豆品種保護區;傳統谷子品種保護區;傳統谷子品種繁育區;傳統玉米、高粱品種保護區和谷子新品種引進試驗區。
該基地采用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系統,對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雨量、全輻射等氣象六要素進行實時監測,對作物當前所處生長期、作物覆蓋度、密度等參數進行全天候、智能化的自動化觀測,通過高分辨率圖像傳感器,實現作物長勢自動識別和圖像分析處理,為試驗數據獲取提供了科技保障。
自2012年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以來,敖漢旗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傳承和保護傳統農家品種是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2013年以來,敖漢旗農業局組織開展了傳統農家品種入戶搜集與整理工作,三年來共搜集到傳統農家品種218個,為傳承和保護這些傳統農家品種種質資源,讓瀕臨滅絕的種子煥發生機,建立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品種保護基地。張國鋒王艷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