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掌握今年全市冬小麥品種的生長表現,給今年秋播小麥品種布局提供科學依據,市種子管理站于六月下旬對全市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示范繁殖及大田推廣品種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考察鑒定。提出了2016年全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
1、川塬區:即渭河、葫蘆河、牛頭河流域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區。要求品種早熟、豐產、抗銹、耐水肥、抗倒伏。應以蘭天25號、天選49號、天選51號為主體,搭配種植蘭天23號、蘭天24號等,示范蘭天33號、蘭天34號、蘭天35號、天選54號、中植3號、中植6號等,壓縮淘汰蘭天17號、蘭天30號等。
2、高海拔川區:即海拔1300-1700米的川區,包括秦州區關子川區,麥積區麥積、街子川區,武山縣榜沙河、灘歌、馬力川區,秦安縣清水河流域川區,清水縣小泉峽至白沙川區。要求品種抗寒、抗條銹、較早熟、穩產高產。應以天選48號、天選49號、天選51號為主體,搭配種植蘭天22號、蘭天23號、天選46號等,示范天選53號、天選54號等,壓縮淘汰蘭天17號等。
3、半山干旱區:包括渭北全部淺山區,葫蘆河、散渡河流域及清水河以北低山區。要求品種抗旱、耐瘠抗凍、起桿、抗銹、抗紅黃矮病、抗青干、穩產高產。應以天選47號、天選50號為主體,搭配種植天選45號,示范推廣天選 52號,壓縮淘汰蘭天11號、蘭天12號等。
4、二陰半山區:包括渭河以南及渭北東部牛頭河、清水河流域全部低山區。要求品種抗凍、抗銹、起桿、中早熟、落黃好、穩產高產。應以蘭天26號、蘭天27號、中梁26號、中梁27號、天選48號、天選50號為主體,搭配種植蘭天21號、蘭天22號,積極示范推廣中梁31號、蘭天31號、天選52號、隴鑒9851等。逐步壓縮淘汰中梁24號、中梁25號等。
5、高寒陰濕山區:包括海拔1800米以上的全部小麥種植區。要求品種冬性強、高抗條銹、莖桿彈性好、耐陰雨、灌漿落黃好、穩產高產。應以蘭天26號、27號、蘭天29號、中梁31號為主體,搭配種植蘭天19號,蘭天20號等,示范推廣天選52號、蘭天31號等,逐步壓縮淘汰蘭天15號、中梁22號、23號等。
6、地膜小麥種植區:包括所有適宜地膜小麥種植的半山干旱及高山區。要求品種大穗大粒、分蘗成穗率高、抗條銹、抗紅、黃矮病、抗凍、抗青干,中矮桿、穩產高產。應以蘭天25號、蘭天27號、天選51號為主,示范種植天選54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