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37家主要種子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省農委種子管理處許靖波處長受邀參加會議
我省7月初發生洪澇災害后,全省各主要種子企業在第一時間自覺行動,全力保障災區所需救災種子供給。7月11日,省種子協會緊急召集會員單位召開救災種子現場調度會,37家省內主要種子企業的負責同志參加,協會會長龍和平主持會議。會上,各相關種子企業介紹了本單位可供救災種子的品種名稱、種子數量、銷售價格等情況,并就保障救災種子有效供給、規避次生災害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建議。常務副會長易國良、副會長孫梅元、秘書長閔軍就保障救災種子供給相關具體事宜分別進行了說明,省水稻研究所趙正洪研究員逐一講解了水稻救災品種的特征特性、栽培技術要點。經現場統計,與會的37家種子企業中,有14家企業可供救災種子350萬公斤。隨后,部分種子企業現場承諾為災區捐贈一批救災種子,其中希望種業捐贈2.5萬公斤中早39早稻種子,科裕隆種業捐贈1萬公斤蠡玉39號、蠡玉6號等玉米種子,湘研種業捐贈價值10余萬元的蔬菜種子。
省農委種子管理處處長許靖波、副處長李穩香受邀參加會議,許處長對我省種子企業積極投入抗災救災、自覺承擔社會責任表示高度贊賞,并表示這些企業樹立了湖南種業有實力、有責任、有擔當、有愛心的良好形象。隨后,許處長就當前切實保障救災種子供給提出“六個一”要求,即一個救災品種、一個采購單位、一份技術資料、一批配套物資、一個技術人員、一期培訓班。同時,要求企業盡早謀劃明年的早稻種子生產,今年生產的部分早稻種子用于救災后,明年的早稻用種相對較為緊張,建議各相關企業準確上報今年生產的早稻種子數量,對存在缺口的常規早稻品種可以考慮翻秋擴繁,采取盡量使用原種、加強除雜保純等措施保證種子質量,為我省明年的早稻生產提供量足質優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