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我國雜交玉米種子企業龍頭,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2015年公司營收達到15.31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3.68億元,遠高于國內其他玉米種子企業。此外,公司研發實力強勁,品種推出能力強,目前公司的主打品種登海605是國內目前最具有新一代玉米種子王者的品種。公司依托于以雜交玉米專家李登海為代表的研究團隊和以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代表的優質研發平臺,始終處在我國雜交玉米種子研究的高點。
優質品種助推公司業績成長。強大的研發實力是公司不斷推出優質品種的堅實基礎。公司目前的主打品種為登海605,登海605憑借其高產、抗倒伏、脫水快和優質的抗病性成為目前我國雜交玉米種子新一代的佼佼者,推廣前景廣闊。14/15銷售季,登海605推廣面積超過1300萬畝,我們預期15/16銷售季的推廣面積將達到1700萬畝,成為助推公司業績增長的主力,我們預期16/17銷售季登海605的推廣面積還將繼續增長,有望達到2000萬畝。此外,登海618也是公司的主力品種之一,我們預期15/16銷售季推廣面積達到180萬畝,而16/17銷售季將大幅增長,推廣面積有望達到300萬畝。此外,公司還擁有眾多儲備品種,在綠色通道政策的配合下,將加速公司新品種的推出速度,從而助推公司業績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行業分化日趨明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集中,優質龍頭企業成長空間廣闊。從2015年上市種業(含新三板)公司來看,以隆平高科、墾豐種業和登海種業為大,三家利潤在4億元上下,而其他18家公司合計僅2億多元,行業業績分化巨大。近年來,種子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2010年種子行業擁有公司8700余家,2015年則降低到4400家,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將降低到1000余家。
隨著大量中小企業的退出,行業競爭秩序將進一步優化,一方面有利于龍頭企業市場空間的擴大,另一方面有利于假冒偽劣種子的退出,從而減少對于龍頭企業的競爭壓力。我們認為,我國種子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未來集中度提升將是必然趨勢,登海種業作為我國雜交玉米種子的龍頭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轉基因是對整個行業的利好,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在轉基因時代也將獨占鰲頭。從2015年一號文件以來,國家對于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的推進有加快趨勢。轉基因玉米具有育種成本低和抗性好的特征,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種子的價值,對于整個行業都是一個利好。我們認為,即使國家放開轉基因玉米,對于國外的轉基因品種也會加以限制,玉米種子的競爭仍主要是國內玉米種子企業的競爭。種業研發的基礎在于海量的種質資源儲備和人才儲備,登海種業在這兩方面都是業內領先,公司在轉基因育種研發領域也是耕耘多年,因此,一旦國家放開轉基因玉米,公司仍將憑借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保持產品優勢,仍將能夠在行業內獨占鰲頭。
玉米價格和玉米種植面積減少對于公司影響有限。2015年國家降低玉米臨儲價格以來,玉米價格一路下鄉,16年國家又停止了東北玉米的臨儲政策,在高庫存和高產出的壓力下,玉米價格承壓較大,玉米種植面積還將進一步縮減。但是,我們認為,玉米價格下降空間有限,加上東北170元的補貼,玉米相對于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經濟性依然存在。而且,國家玉米條件的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鐮刀灣地區,公司所處的黃淮海區域影響相對較少。且,種子行業的競爭主要是優質品種的競爭,種子產業的空間主要是行業集中度提升帶來的空間,因此,盡管玉米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是公司業績仍然可以依托強勢品種逆勢上漲。
給予“推薦”評級。我們認為公司作為雜交玉米種子的龍頭,在行業結構分化加劇,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依托強大研發能力和優質品種能夠實現持續快速的業績增長,在前期利空因素影響下,公司股價表現不佳,目前已經呈現出極佳的投資價值。我們預期16-18年,公司每股收益達到0.58元、0.71元和0.87元,對應當前15.24元的股價市盈率分別為26倍、21倍和18倍,給予“推薦”評級,目標價2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