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蟲(chong)情報第 13 期(qi)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6年4月21日
南方春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預報
近期(qi),全國農技中(zhong)心組織南方(fang)春(chun)馬鈴(ling)薯主產區晚疫病(bing)發生趨勢網絡會商。南方(fang)春(chun)馬鈴(ling)薯主產區的7個省(sheng)(市)測報技術(shu)人員(yuan)根據(ju)馬鈴(ling)(ling)薯(shu)品(pin)種抗性、田間菌(jun)量以及氣(qi)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xi),預計今(jin)年南方春馬鈴(ling)(ling)薯(shu)晚疫病總體偏重發生,鄂(e)西中高山、西南局部地區(qu)有大(da)流(liu)行的風險。
一(yi)、發生趨(qu)勢
今(jin)年南(nan)方春馬(ma)(ma)鈴(ling)薯主栽品種(zhong)抗病(bing)性較差,馬(ma)(ma)鈴(ling)薯晚疫病(bing)田間(jian)菌原量大,氣候條(tiao)件(jian)較為有利,預計馬(ma)(ma)鈴(ling)薯晚疫病(bing)總體(ti)偏(pian)重(zhong)發生,貴州西部、重慶東南和東北(bei)部、湖北西部等地中高山區大發生風(feng)險(xian)高,發生面積約1230萬畝。發生(sheng)盛期為4月下旬至7月(yue)下旬(見(jian)表1)。
表1 2016年南方春(chun)馬鈴薯晚疫病(bing)發生趨勢預測表
|
省份
|
播種面積(ji)(萬畝)
|
感病(bing)品種比率(lv)(%)
|
目(mu)前發生面積(萬畝)
|
預計(ji)發生趨(qu)勢
|
|||
|
程度(級)
|
面積
(萬畝)
|
盛(sheng)期
(月/旬)
|
主(zhu)要區域
|
||||
|
四川(chuan)
|
645
|
80
|
10.4
|
3
|
180
|
4/下-7/上
|
涼(liang)山、盆周(zhou)山區
|
|
貴州
|
750
|
80
|
7.3
|
4
|
180
|
5/下-7/上
|
西部、中北部
|
|
云南
|
660
|
60
|
0.12
|
3-4
|
280
|
6/上(shang)-7/下
|
東北部、北部
|
|
重慶
|
450
|
85
|
5.21
|
4
|
200
|
4/下(xia)-5/下(xia)
|
東北部、東南部
|
|
湖北
|
380
|
80
|
5.5
|
4
|
220
|
4/下-6/上(shang)
|
鄂(e)西南
|
|
湖南(nan)
|
150
|
70
|
7.3
|
3-4
|
50
|
4/下-5/中
|
西(xi)部
|
|
陜西(xi)
|
228
|
60
|
0.2
|
3
|
120
|
5/下-6/上
|
南部
|
|
合計
|
3263
|
74
|
36.0
|
4
|
1230
|
||
二、預測依據
(一)馬(ma)鈴薯(shu)晚(wan)疫病始見期(qi)早,田間菌量大
據南(nan)方各(ge)省(市(shi))近期調(diao)查(cha),今(jin)年馬鈴(ling)薯晚疫病(bing)(bing)田間中心(xin)病(bing)(bing)株(zhu)出現較(jiao)早。貴州習水(shui)、重慶萬州、四川(chuan)南(nan)溪、湖北來(lai)鳳、湖南(nan)邵陽(yang)、云南(nan)永善分別于3月10日、3月20日(ri)、3月(yue)21日、3月28日、3月28日和4月(yue)5日始見中心病株,除陜西尚未(wei)見中心病株,湖(hu)南、貴州(zhou)和四川(chuan)偏晚(wan)1天(tian)、3天和11天(tian)外,其他各(ge)地較(jiao)上年偏(pian)早3-5天。
據中國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監測,截至4月18日,重(zhong)慶、貴州、四(si)川、湖北發(fa)生3代及以(yi)上侵染的監(jian)測點85個,占所有監測點的45%以上,除湖北持平外,其他省分(fen)別比上年增(zeng)加1.2-6.7個百分點。目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面積36萬畝,平均(jun)病株率(lv)為0.2%~8.0%,各(ge)地最高病(bing)株率為10%~65%,略低于(yu)偏重發生的上年,田間(jian)菌源多、數量大(da),有(you)利于(yu)病害的侵染危(wei)害。
(二)馬鈴薯主栽品(pin)種(zhong)抗性較(jiao)差
據統計,今年7省(市)春馬鈴薯播種(zhong)面積3260多萬畝,主(zhu)栽品種有(you)鄂(e)薯、青(qing)薯、涼薯、川薯系列,以及(ji)費烏瑞(rui)它、米拉、荷(he)蘭7號、荷蘭8號、大西洋等,其(qi)中感病品種面積比率近(jin)80%。
(三)氣候條件(jian)對病害流行有利
據國家氣侯中(zhong)心預測(ce),西南地區中(zhong)東部4月下旬(xun)降水量較常年(nian)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duo)2倍以上,5-7月份,西南東部(bu)及湖(hu)北、湖(hu)南馬鈴薯主產區降(jiang)水較常(chang)年偏多1-2成,局地偏多2-5成,氣溫正(zheng)常。此外,西南(nan)及武(wu)陵(ling)山區(qu)馬鈴(ling)薯(shu)主產區(qu)多為山區(qu)和丘陵(ling)地(di)區(qu),多霧(wu)多露、日暖夜涼的高(gao)濕天氣,有利(li)于馬鈴(ling)薯(shu)晚疫病的發(fa)生和流行(xing)危害(hai)。
馬鈴(ling)薯晚疫(yi)病為(wei)典型(xing)的(de)(de)氣(qi)候型(xing)流行性(xing)病害,馬鈴(ling)薯蕾期(qi)至花期(qi)為(wei)易感病期(qi),此期(qi)一旦遇適(shi)宜氣(qi)候條(tiao)件(jian),病害流行速度快(kuai)、危害重、損(sun)失大。各地應密(mi)切(qie)關(guan)注當(dang)地馬鈴(ling)薯種植區的(de)(de)天氣(qi)狀況,認真做好監(jian)(jian)測(ce)調查,充分發揮監(jian)(jian)測(ce)預警系(xi)統的(de)(de)作用(yong),及時發布預報,指導(dao)科學防治(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