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今日上午,農業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轉基因生(sheng)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孔明(ming)介紹農業轉基因有關(guan)情況。
廖西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聚焦戰略重點。如以經濟作物和原料作物為主的產業化戰略,加強棉花、玉米品種研(yan)發力度,推進(jin)新型(xing)轉(zhuan)基因抗(kang)(kang)蟲棉(mian)、抗(kang)(kang)蟲玉米等重大產品的產業化進(jin)程。
以(yi)下為發布會實(shi)錄(lu)摘錄(lu):
記者:
請問廖司(si)長,我國實施重大(da)轉基因專(zhuan)項已經八(ba)年了(le)(le)(le),據我了(le)(le)(le)解還沒有成果在生產上(shang)應(ying)用,請問是不是國家在轉基因政策方面(mian)做出(chu)了(le)(le)(le)調整?謝謝。
廖西元:
第一,國(guo)(guo)(guo)家對轉基(ji)(ji)(ji)因政策沒有(you)調整。剛才我(wo)已經提到,我(wo)想再強調一下,轉基(ji)(ji)(ji)因是(shi)一項高(gao)技術、新(xin)產業,具有(you)廣闊的(de)(de)發展(zhan)(zhan)前(qian)景。中(zhong)國(guo)(guo)(guo)作(zuo)為農業生產大(da)國(guo)(guo)(guo),必須(xu)在轉基(ji)(ji)(ji)因技術上占(zhan)有(you)一席之地(di)。關于轉基(ji)(ji)(ji)因技術發展(zhan)(zhan)的(de)(de)政策是(shi)明確的(de)(de),也(ye)是(shi)一貫的(de)(de),我(wo)們將繼續(xu)堅持自主創新(xin)、確保安全(quan)、依法管(guan)理(li)。
第二,轉基因重大專項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基因克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克隆了137個重要基因,獲得了專利1036項,專利總數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在國際上率先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于水稻、小麥等作物育種。創新了基因刪除、定點重組等安全轉基因技術。二是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能力穩步提高。培育出一批抗蟲水稻、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新體系,育成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147個。減少農業使用40萬噸,增收節支社會經濟效益450億元。三是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布局建設了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檢測監測技術平臺,研制了一批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檢測監測新技術、方法、標準。形成了穩定的人才隊伍(wu),構建了(le)完善(shan)的轉基因生物(wu)及產(chan)(chan)品安全評價和(he)監測檢測技術體(ti)系(xi),完全有(you)能力確保轉基因產(chan)(chan)品研(yan)發和(he)產(chan)(chan)業化(hua)安全。
第三,“十三五”期間(jian)我們(men)將進一步聚焦(jiao)戰(zhan)略重(zhong)點(dian)。一是(shi)以(yi)核心技術(shu)為主的(de)搶占(zhan)科技制高點(dian)戰(zhan)略,就是(shi)要瞄準國際前沿和重(zhong)大需求,克隆具有自主知(zhi)識(shi)產權和“育種(zhong)價值”的(de)新(xin)基因(yin)。二是(shi)以(yi)經(jing)濟作(zuo)物和原料(liao)作(zuo)物為主的(de)產業化戰(zhan)略,加強棉(mian)花、玉米品(pin)種(zhong)研發力(li)度,推進新(xin)型(xing)轉(zhuan)基因(yin)抗蟲棉(mian)、抗蟲玉米等重(zhong)大產品(pin)的(de)產業化進程(cheng)。三是(shi)以(yi)口糧作(zuo)物為主的(de)技術(shu)儲備戰(zhan)略,要保(bao)持抗蟲水(shui)(shui)稻、抗旱小麥等糧食作(zuo)物轉(zhuan)基因(yin)品(pin)種(zhong)的(de)研發力(li)度,保(bao)持轉(zhuan)基因(yin)水(shui)(shui)稻新(xin)品(pin)種(zhong)研發的(de)國際領(ling)先地位。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