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澎
農業交流與農產品貿易是古絲綢之路經貿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重大外交戰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更好地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區域內農業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農產品市場的融合,打造“保障當地、供應中國、平衡全球”的雜交水稻基地,是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發展的方向和構想。
隆平高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尤其是東南亞地區推廣雜交水稻。以科研為基礎,背靠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隆平高科獲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其雜交水稻市場份額全球第一,雜交辣椒種子銷售數量全球第一,雜交黃瓜市場份額中國第一。
事實上,早在隆平高科成立之前,湖南農科院就已經在海外推廣雜交水稻有十余年。因此,隆平高科“走出去”可謂順理成章,開展海外援助事務幾乎與它成立的時間同步。2001年,在中國和印尼兩國農業部長的見證下,隆平高科與印尼普世家公司簽署協議,在印尼共同開發試種中國雜交稻。今年,隆平高科斥資1億元于成立了國際業務公司,翻開了“走出去”的新篇章。
“在海外推廣種植雜交水稻必須以本地化的科學育種體系作為支撐。”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隆平高科有一整套標準操作的商業化育種新體系,建有育種研發基地4000余畝,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辣椒、雜交黃瓜等主要農作物研發創新能力及規模居種業企業領先水平。
為了研發出適應當地土壤、氣候的稻種,隆平高科先后在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設立了研發機構,在菲律賓、印尼、尼日利亞等國成立合資公司,建立了覆蓋東南亞、南亞和西非等地的雜交水稻科研體系。
截至2014年底,隆平高科已投入近6000多萬元用于基地的教學示范、基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目前已為亞、非、拉等地區的100多個國家培訓了近5000名農業官員、農技專家,同時還承擔了國家10多個援外項目。與此同時,隆平高科舉辦的培訓班期次也逐年增加,五年前每年大概舉辦4期,去年上升為13期,今年則已經舉辦了15期以上。
通過援外培訓、投資與貿易并舉的方式,隆平高科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種子年出口量也以30%~50%的速度遞增。中國雜交水稻的牌子逐漸走入人心,在印尼,當地農民把中國的雜交稻親切地稱為“隆平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