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干燒心是80年代以來河南省及華北、東北地區反映強烈的一種病害。各地的大量研究表明,干燒心是由于白菜缺鈣誘發的一種生理病害,不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
干燒心在蓮座末期開始發病,在結球期趨于嚴重。其癥狀在蓮座期是外葉葉緣干枯,葉面稍呈勺型向心葉內扣,農民鑲金邊,在結球期發病,其典型病狀是內部球葉葉緣枯黃如紙,寬窄長短不一,而與之相鄰的內部數片葉,癥狀漸漸減輕,到葉緣葉肉變薄而也不變色、病斑逐漸消失。這種情況也有叫干夾葉的。在生長期間或儲存期間,病斑還會出現腐爛現象,又叫夾皮爛。干燒心在葉球的4片-15片葉之間發生較多,其他部位的球葉發生較少。
一、發生原因 干燒心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較密切的關系。
1、從氣象條件來看,干燒心的發生受空氣濕度的直接影響。空氣濕度大,干燒心發病輕;反之,則重。由于空氣濕度受日照、降水和溫度的影響,因此在降水多、日照少、溫度較低的年份發病輕。
2、鹽堿地發病重。鹽堿地的土壤溶液濃度偏高,不僅有礙于根系的吸收能力,還妨礙對鈣的吸收,增加了干燒心的發病機會。
3、蓮座期控水過甚,結球始期使用氮肥過于集中,在大水大肥的情況下,球葉生長迅速,由于鈣在體內流動性差,致使葉緣部分供鈣不足,造成局部缺鈣。
二、防治方法
1、增加有機肥料的使用量,在不降低產量的情況下,盡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尤其是在蓮座末期追肥不宜過于集中。
2、蓮座期要掌握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遵苗不宜過度。
3、嚴格掌握適宜的播期。
4、采用補鈣措施。用0.7%的有水氯化鈣附加2萬倍的萘乙酸進行葉面噴霧,從蓮座末期開始噴灑3次-5次,有一定防治效果。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