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持續下降、政策監管加強,行業龍頭短中期受益
核心觀點:
事件:本周齊魯農業團隊參加了第十三屆全國種子雙交會,我們從2015-16年種業最新供需格局、行業中期競爭趨勢、政策監管變動以及未來長期可能方向等角度闡述最新的行業觀點。整體來看,我們判斷行業已經處于去庫存階段,新種植季種業景氣度有望繼續上行;而政府監管加劇和行業低迷等也將致使競爭集中加速,利于行業龍頭整合發展,當前推薦關注種業機會,首推隆平高科和登海種業等。
(一)“兩雜”行業整體制種量小幅回升8-10%,但小于需求量,因此整體供大于求局面有望逐步得到緩解。本次雙交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兩雜”制種面積均有小幅回升,其中雜交玉米2015年制種面積為342萬 畝,較去年295萬畝增加1 6%;雜交水稻方面制種面積略有提升,幅度不大,2015年為143萬畝,較去年140萬畝基本持平。從庫存角度來看,本年度雜交玉米的期末庫存預計在8億公斤左右,較去年同期有20% 左右的下降,雜交水稻庫存預計期末庫存在1.1億公斤左右,同比下滑1 0%左右。整體庫存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從下一年的需求角度來看,雜交水稻的需求量在逐年下滑,雜交玉米需求量保持在10-12億公斤之間較為穩定。因此我們認為雜交水稻供過于求的情況可能較為嚴峻,而雜交玉米種子隨著單產的小幅下滑,政策的逐步限制,庫存逐步將下降至警戒線以下。
(二)從中期看,種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目前的CRlO為18.2%。全國目前注冊的種子企業有5064家,較10年的8700家減少了41 .8%,行業無序競爭局面基本得到改善。同時5064家種企中,只有3558家擁有自主產品,其余1 000多家主要以種子銷售、代理為主,因此我們認為伴隨著行業這兩年的持續低迷以及國家政策推行的研究所與企業脫鉤,未來仍將有大量的競爭力較為薄弱的企業退出,集中度還會進一步 提升。同時從國際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國種企目前的CRlO為18.2%,而世界前十強的CRlO為近70%,我 們種業集中度依舊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外延并購將成為中國大型種企未來3-5年的重要看點。
(三)預計新種子法仍在修訂,新法案中將加強行業監管及懲罰力度,同時大力推行種子綠色通道審定方案。新種子法目前仍處于審定階段,預計未來一個月出臺的可能性不大期。同時,根據我們調研的最新情況來看,新種子法修訂中,加大了對于套牌、假冒種子的懲罰力度,更加注重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
在審定制度方面,取消審定目前來看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會加大改進現有審定制度的力度,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改進方案,其中我們認為最為主要的是推行綠色通道制度,且國家勢必會重點推動,有以下兩點原因:1)目前國家審定資源嚴重不足.全國平均每年審定通過種子數1500個左右,通過率維持在1 0%,大致匡算每年國家需要審定數量在15000-20000之間,從當前的審定資源來看遠遠不足,推行育繁推大型企業自我審定的綠色通道是一種資源的合理分配。2)從種子發展的角度來看,美國很早就實行了企業自審制度,國家只是幫助一些沒有能力的小公司開展很小一部分審定。因此我們認為無論從當下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推行綠色通道是勢在必行的。根據我們了解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參與綠色通道審定的公司為28家,今年上升到了48家,增速提升明顯。
(四)有個亮點在于.適應機械化收割的品種未來將成為市場的新看點。當前品種審定的標準僅僅以產量為主顯得已經不合時宜,未來品種審定標準將會向多元化發展,包括了抗逆性、豐產性、安全性以及是否適合機收。隨著土地流轉加速,規模化種植戶逐步增大,根據數據統計,14年全國擁有種植大戶、家庭農場341萬戶,大型合作社219萬家,機械化播種、收割將逐漸成為大型農戶的必然需求,因此適應機械化收購的種子品種將成為未來市場的新看點。
最后,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龍頭企業逐步走出低谷,優質品種放量可期,我們首推隆平高科和登海種業。無論從行業景氣度,公司產品競爭力以及公司市場化運作角度,公司目前都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母公司的登海系列表現優異,先玉335進過渠道去庫存也逐步走入穩增長的正軌,同時公司后備新品種充分,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同時,外延并購也是一大看點,我們建議積極關注中信入住后的既有優質新產品(隆兩優華占、晶兩優華占)又有資本支持的隆平高科,以及“大集團小公司”,擁有國改、土改、外延并購多重預期的高彈性品種農發種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