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農業局、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順德區農業局: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2015年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農辦種〔2015〕3號)與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精神,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結合我省實際,我廳制定了《2015年廣東省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確保專項行動各項工作落實并取得實效。
(此頁無正文)
廣東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5年2月2日
(聯系人:李小寧、鐘婉霞,電話:020-37288066、37288898,郵箱:zzzzglk@163.com)
排版:林超妍 校對:鐘婉霞
2015年廣東省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我省種子市場秩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5年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農辦種〔2015〕3號)和農業部召開的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屬地管理、檢打聯動、部門協同、標本兼治”原則,堅持部門協同與系統聯動相結合、部門打假與舉報維權相結合、大案要案查處與公開曝光相結合、專項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以種子生產、經營大縣和案件高發地為重點區域,以近三年監管發現的問題企業、問題品種和問題經營門店為重點對象,以玉米、水稻和柑桔為重點作物,加大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和種業發展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專項行動,查處制售假劣種子、無證生產經營等違法行為,搗毀制假黑窩點,嚴懲不法分子,退出一批不宜推廣的品種,淘汰不合格的種子企業;做好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工作,加強社會監督,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力爭我省種子市場秩序盡快實現根本性好轉。
三、專項行動內容
(一)企業監督檢查。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本轄區內玉米和水稻種子生產經營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其中,對近年來市場監管發現有問題的、維權企業舉報的和農民投訴的企業,要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進行全覆蓋檢查;對重點監管企業包裝經營的所有品種,要進行全覆蓋抽樣;對其他企業,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隨機檢查抽樣。重點檢查生產經營許可、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生產經營檔案、包裝標簽、種子質量等。
(二)市場專項檢查。春季市場專項檢查以雜交稻種子和柑桔苗木為重點;夏、秋季市場專項檢查以雜交稻和雜交玉米種子為重點;要以近年來市場監管發現有問題的、維權企業舉報的和農民投訴的種子市場和經營門店為重點。重點檢查經營資質、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經營檔案、包裝標簽、種子質量等。對種子直銷入戶比例較高的地區,要組織進村入戶倒查問題種子線索,查清種子來源。
(三)制種基地檢查。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種子生產企業的跟蹤管理,及時核對生產許可證、生產品種、生產地點信息,建立相關信息數據庫。對于檢查中發現的無證生產、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立案查處。
(四)品種清理退出。進一步清理審定品種,退出沒有種植面積、存在重大缺陷、未上交標準樣品的品種。對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議同意退出的品種進行公示,由省農業廳公告。
(五)案件查處及公開。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查處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對于大案要案及社會關注的重點案件,要進行掛牌督辦;構成犯罪的,按規定移送公安機關,堅決杜絕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對地方保護嚴重、不作為、亂作為、參與違法經營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要啟動行政問責機制。各地要按照《農業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辦法》要求,及時公開制售假劣種子及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案件信息。公開信息及《種子案件統計表》由地級市匯總后于每月25日前報送省農業廳。
(六)完善長效機制。針對種子違法犯罪案件跨區域的突出特點,農業部門要主動與工商、公安等部門溝通,加強部門協作,建立案件聯防聯打機制,形成監管合力。積極引導企業實行委托經營,建立種子經營和農民購種主渠道。
四、時間安排
(一)1-3月,開展種子企業監督檢查和春季市場專項檢查;
(二)1-3月,開展品種清理退出,4月底前發布品種退出公告并將退出名單報送農業部;
(三)6-8月,開展以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為重點的市場檢查;
(四)5月和9月,開展制種基地檢查。
(五)12月上旬,地級以上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將專項行動總結報省種子管理總站。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去年成立的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地級市要深入縣(市、區)開展指導和督查工作,省將派出檢查組對各地開展專項行動情況進行檢查。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農種發〔2015〕1號)精神和本方案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做到有階段安排、有重點活動、有檢查指導、有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三)建立聯動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各級農業行政部門要主動與工商、公安等部門溝通,建立健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協調,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協調查處,形成強大監管合力。
(四)推進信息公開,提高執法公信力。各地要嚴格按照《農業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辦法》要求,及時公開制售假劣種子及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案件信息;及時上報種子案件辦理及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等信息,做到政務信息公開、透明化,方便群眾查詢,提高執法公信力。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宣傳媒介,加大對打擊套牌侵權及制假售假工作的宣傳,尤其是要加大對典型案件的宣傳,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種子打假工作氛圍。完善群眾投訴舉報制度,向社會公開種子打假投訴舉報電話。積極做好市場引導工作,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引導農戶選擇信用良好企業的種子。
附件:1.種子案件統計表
2.種子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