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省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
甘種局〔2014〕58號
有關市種子管理站(局):
當前,秋播工作即將全面展開,我局根據各地小麥區域試驗、良種繁育及大田推廣品種的表現,結合我省冬麥區不同的氣候、生態類型和地理環境特點,按照甘農牧[2014]207號《甘肅省農牧廳關于2014年秋冬種工作的安排意見》精神,提出今年全省冬小麥秋播品種區域布局意見,請各有關市、縣(區)種子管理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工作,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
一、總體要求
在穩定冬小麥面積的前提下,要按照優勢作物向優勢產區集中的原則,抓好冬小麥區域布局,進一步促進優勢產區和重點產業帶的形成。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到主體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接班品種充足,積極推進冬小麥生產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增長型的轉變和發展。通過切實加大冬小麥優良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優化調整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促進冬小麥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發展,依靠科技,提高生產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充分調動農民種植優良品種的積極性,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嚴禁推廣未經審定通過的新品種(系)。
二、布局意見
全省秋播冬小麥面積在850萬畝以上,品種布局以推廣抗旱、抗銹、耐銹、高產穩產品種為重點,按不同自然生態區劃類型,綜合考慮品種抗性,實行多抗源品種合理搭配,重點推廣抗旱、豐產、抗病的優質專用冬小麥品種。中東部偏北淺山易旱區繼續調減連年產量很低的瘠薄山坡地面積;天水、隴南等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繼續壓縮小麥種植面積,堅決淘汰嚴重感銹、種性退化和抗逆性差的品種;隴東旱塬區、涇渭河流域、隴南河谷川壩區及徽成盆地發揮小麥生產優勢,穩定小麥種植面積。其他冬麥區重點推廣抗旱、豐產、抗病的優質冬小麥品種。
三、保障措施
為了保證今年秋播冬小麥品種區域布局意見的落實,各市、縣(區)種子管理部門要把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認真分析轄區內冬小麥生產面臨的形勢,圍繞新品種更新換代和品種區域布局的優化調整,以防旱抗旱為重點,大力推廣應用與良種相配套的先進農業綜合集成農藝農機高產栽培技術。積極試驗示范和推廣全膜覆土穴播和膜側溝播地膜小麥技術、機械溝條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提出切實可行的冬小麥品種區域布局工作方案,配合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大力推廣省上推介的補貼品種,及早制定詳細的供種計劃,做好種子的余缺調劑,把好種子質量關,保證市場供應的種子量足、質優,確保秋播種子質量不出問題。同時,安排好冬小麥原良種生產工作,做好現有主栽品種的提純復壯,確保明年夏糧豐收。
附表1:2014年度天水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表
附表2:2014年度隴南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表
附表3:2014年度平涼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表
附表4:2014年度慶陽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表
附表5:2014年度定西市秋播冬小麥品種布局意見表
省種子管理局
2014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