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里,不知名生長的倔強小草,可能會對農田植物產生危害。在江蘇的農田中究竟已經混進了哪些雜草?會產生怎樣的危害?南京農業大學雜草研究室的專家對江蘇31個農田進行了土層土壤種子庫的調查,發現農田“雜草黑名單”54種,其中有三種屬于外來入侵種。
中國農田雜草有580種
外來入侵有150多種
專家告訴記者,所謂的雜草說白了很簡單,就是農田當中非人為種植,而是“見風長”的、害大于益的農田植物。根據此前的調查,世界上的雜草有5萬種之多,農田間的雜草就有5000多種,而中國的農田雜草則有580種之多。它們的對土壤和肥力的要求不高,長生速度相當快,繁殖特別厲害的雜草,如果每畝農田有上千株的雜草,來年就能產生幾千萬乃至上億粒種子。
根據南京農業大學雜草研究室強勝教授的調查,在中國農田外來入侵雜草植物高達155種,它們多為有意引入之后逸生,在中國農田外來入侵雜草呈現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逐漸減少的趨勢。其中有17種雜草在中國形成惡性之勢,名單為野老鸛草、空心蓮子草、假臭草、反枝莧、大狼杷草、野燕麥、鉆形紫菀、大巢菜、假高粱、勝紅薊、節節麥、一年蓬、蘇門白酒草、小白酒草、鳳眼蓮、波斯婆婆納、王不留行。
江蘇農田土壤中
調查雜草種子庫
為了搞清楚江蘇農田中土壤雜草的生長情況,南京農業大學的專家在江蘇31個樣點的農田土壤中調查了雜草的種子庫。
強勝告訴記者,在農田土壤里調查出來的雜草種子庫,其實雜草的種類一般來說要比實際的雜草種類起碼少30%。但是由于它是通過土壤種子調查取樣來的,說明它在土壤中的分布密度還是比較高的,可能對農田產生一定的危害性,而雜草種子庫的調查也為預測未來農田上雜草發生危害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據。
根據南京農業大學的調查,專家在江蘇的農田土壤中更檢測出雜草種子15科54種,旱田和水田各有41和45種,平均種子密度為每平方米3萬多粒雜草種子,其中雜草種類最多的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比較適宜農田環境,而通泉草、節節草、異形莎草和陌上菜這4種雜草種子,則是江蘇農田土壤中密度最大的,占所有雜草的五成以上。
江蘇農田雜草庫中
有三種屬于外來入侵種
強勝告訴記者,雖然江蘇農田雜草種子庫中記錄了50多種雜草,但是與中國農田500多種雜草相比較,江蘇農田的雜草發生的并不算特別厲害。
而且這50多種雜草也多為“鄉土雜草”,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江蘇農田土壤雜草庫有,也有三種外來入侵雜草的身影,它們分別是波斯婆婆納、反枝莧、野老鸛草。
而這三種雜草也同樣排在是中國農田17種惡性雜草的名單中。專家表示,雖然外來入侵雜草目前在江蘇的農田中并不屬于優勢種,但是要特別警惕,因為一旦它們快速繁殖,就有可能在農田中形成惡性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