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3日—15日,市種子管理站會同市品審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潼南、巴南、南川、涪陵、奉節、萬州、梁平等部分水稻試驗點進行了田間考察。本次考察有如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分片考察,劃分責任。為提高工作效率,今年繼續按照片區分組的形式進行考察,分為渝東北和渝西兩個考察小組,并指定組長和副組長,負責本組的考察技術牽頭工作。
二是強化程序,嚴格標準。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修訂和完善了水稻田間考察技術細則,強化考察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學性,提高考察記載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三是抓住重點,突出效果。今年我市水稻開展了中秈稻區試、生產試驗、預試普通組和優質組試驗,另外還有粳稻區試、特種稻區試及中秈稻高山早熟組區試。試驗規模大,任務重,而考察的時間緊,人員少,面面俱到不太現實。因此,考察重點圍繞生產試驗和區試進行,重點記載品種的豐產性、穩產性、抗逆性特點。對于參試品種多的預備試驗,主要考察缺陷明顯的品種并予以記錄。
四是參照標準,現場淘汰。本次考察,專家還對市渝東南農科院承擔的我市唯一的稻瘟病抗性鑒定點作了全面認真的考察,對抗性明顯不達標的區試品種,予以現場淘汰。
五是及時總結,形成紀要。活動最后一天,兩個小組在涪陵座談研討,對本次考察作了全面總結,并要求盡快形成考察紀要,將其作為品種試驗匯總結果的重要補充和品種審定的重要依據,不斷提升田間考察的權威性,進一步發揮田間考察對試驗過程的監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