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報》,6月13日:B2版,農資天地
“一般品種每斤八毛錢,我們這個品種每斤一塊三,一畝瓜收益一萬三,比其他品種多賺五千塊,今年濮陽1000多畝多收入500萬元。”6月4日,在省農科院大棚甜瓜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觀摩會上,濮陽縣五星鄉昌泰甜瓜專業合作社社長張彥平興致勃勃地對大家說。走進濮陽縣昌泰甜瓜專業合作社示范大棚,立刻聞到瓜香四溢,藤蔓上掛著的網狀紋的圓圓的大甜瓜,仿佛在乖乖等待人們去采摘,用手托一托,一個瓜有2斤多,看起來像哈密瓜,吃起來“甜掉牙”,這是省農科院園藝所選育的新品種眾云-18。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郭鵬亮、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所長劉君璞、省農科院副院長房衛平出席觀摩會。濮陽縣、滑縣、通許縣、湯陰縣、中牟縣、確山縣等甜瓜種植示范縣的技術負責人、當地大棚甜瓜種植戶參加了觀摩。專家指出,依托省農科院的品種和技術,濮陽甜瓜專業合作社正在醞釀“甜蜜事業”。
好品種是“甜蜜事業”的關鍵。昌泰甜瓜專業合作社引進了由省農科院園藝所培育的新品種眾云-18。眾云-18是網紋厚皮甜瓜新品種,具有高產、優質、抗性強、耐貯運等特點。該品種植株緊湊,易坐果、外觀好,果肉松脆爽口,甜度高達18-19度。當地的老百姓都說這個品種是個三好品種,一是品質好,瓜面布滿精美網紋,糖度高而脆,口感清脆爽甜;二是綜合抗逆性強,產量高;三是市場走俏,售價頗高。據省農科院園藝所所長徐小利介紹,省農科院依托國家西甜瓜產業體系的技術優勢,保證了在全省技術領先,眾云-18的種苗質量不斷提高,今年銷量達到100萬株,經過3年合作檢驗,眾云-18已經成為濮陽縣等多地種植甜瓜農戶增收的名牌品種。
省里專家指導是“甜蜜事業”的保障。省農科院專家在一二月份指導瓜苗的培育,解決了培育中的難題。三月份瓜苗的定植期間,四五月份甜瓜生長季節,專家們多次到瓜地進行實地考察,觀察成長情況。連續3年的6月份,省農科院在濮陽召開全省甜瓜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現場觀摩會,促進該品種在濮陽的迅速發展。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還提供綜合服務,通過技術調節微氣候,使用低毒高效農藥,推廣防病技術,采取膜下滴灌,節約肥水50%,減少大棚空氣濕度,病害減輕,有力促進了產量提高和品質改善。
合作社科學管理是“甜蜜事業”的基礎。濮陽縣五星鄉昌泰甜瓜種植合作社被河南農科院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個甜瓜示范基地,并且在該基地進行新品種的引進,新技術的推廣。采取了地膜覆蓋與膜下滴灌、多層覆蓋、肥水一體化、設施栽培重茬障礙克服、病害綜合防治技術,使甜瓜年年豐產,品質穩步提高,效益不斷增加,規模快速擴大。省農科院園藝所副研究員常高正接著說,之所以這個品種的效益好,還在于相比新疆八九月份上市的哈密瓜,打個時間差,提前上市,在中原地區及南方多地很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