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機場檢驗檢疫局旅檢科工作人員從一名入境中國籍旅客行李中截獲2.2公斤越南稻谷種子,據旅客自述,攜帶稻谷種子為實驗室科研用。這是廣州機場旅檢口岸首次截獲稻谷種子。同一日,還截獲來自臺灣綠豆種子1公斤和薏仁種子14公斤,截獲來自馬來西亞向天果種子9.9公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等相關規定,植物種子等繁殖材料屬禁止入境物品,檢疫工作人員依法予以截留并送實驗室進一步檢疫。
種子雖小,風險卻大。一直以來,通過旅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特別是種子種苗類的植物繁殖材料,因來源、品種及衛生狀況不明,存在有害生物的風險相當高,不但成為外來有害生物遠距離入侵傳播的重要載體,也嚴重威脅我國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此外,植物種子在攜帶過程中,存在霉變、攜帶霉菌真菌的風險,可能誘發人體過敏,引發皮膚及呼吸道疾病等,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鑒于此,旅檢二科在強化“人-機-犬”三位一體的攜帶物查驗模式基礎上,特別加強種子類產品在X光機上呈現圖像的識別技術,以防錯漏,有效提高截獲率;同時對截獲的禁止進境物實行批批送實驗室檢測,以提高檢出率。2014年以來,機場旅檢口岸共截獲禁止攜帶各類植物種子33批、共約201公斤,截獲種苗、植物根莖19批次,約20株。經實驗室檢疫,多次檢出四紋豆象、菜豆象等檢疫性有害生物,有效降低植物疫情經口岸傳播的風險。(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