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農發〔2014〕68號
貴州省農委關于2014年春季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檢測結果的通報
各市(州)農委,貴安新區農水局,仁懷市、威寧縣農牧局:
為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確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根據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統一部署,我委組織開展了2014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質量監督抽查工作,重點對市場上銷售的玉米雜交種、水稻雜交種進行了質量抽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抽樣情況
本次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主要是針對全省主要種子集中交易市場、經營門店銷售的玉米雜交種和水稻雜交種。全省共抽查種子集中交易市場12個,抽查種子經營門店90家,抽查種子樣品241個,涉及230品種,111家種子生產商,代表種子數量16.9983萬公斤。其中:玉米樣品127個,涉及121個品種,代表種子數量10.4583萬公斤;水稻樣品114個,涉及品種109個,代表種子數量6.54萬公斤。所代表的種子批數量為經營門面的進貨量。
二、抽查結果
此次通報的結果為水分、凈度、發芽率三項室內檢測指標,共抽查90家種子經營門面的241個樣品中,合格樣品236個,合格率97.9%。
從作物種類看,玉米雜交種127個樣品中,凈度、水分、發芽率三項指標都合格的有123個,合格率96.9%;水稻雜交種114個樣品中,凈度、水分、發芽率三項指標都合格的有113個,合格率99.1%。
從檢測項目看,241個種子樣品中,凈度符合質量要求的有241個,合格率100%;水分符合質量要求的有240個,合格率99.6%;發芽率符合質量要求的有236個,合格率97.9%。
三、整改要求
(一) 依法嚴肅查處不合格企業。各市(州)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并積極做好種子質量抽查和依法查處的跟進工作,對抽查不合格種子逐個查清來源和經營情況,依法查處不合格種子企業,并將處理結果于2014年6月30日前報送我委(省種子管理站)。
(二)督促不合格種子企業進行質量整改措施。各地農業部門要嚴格按照《種子法》和《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督促不合格種子企業切實進行整改。各級種子管理機構督促企業查明產生不合格種子的原因,完善種子生產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建立責任追究制,查清質量責任。不合格種子企業要于2014年6月25日前將整改情況報所在地縣級以上農業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有關農業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于2014年6月30日前將不合格種子企業整改情況和監督整改情況報送省農委(省種子管理站)。
(三)督促種子企業強化質量管理。各地農業部門要引導種子企業增強質量管理水平和社會責任意識,在種子生產、加工、檢驗及包裝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督促企業把好質量關。各企業應加強各個環節質量控制措施,緊緊握住質量這根弦。
附件:
2014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