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陸豐近五千畝蘿卜抽薹開花 農戶向政府遞狀求公道
陸豐4570畝"世農CR301"蘿卜抽薹開花,目前預計損失914萬元24名大戶代表向政府遞狀求公道。種植大戶金良明種植的200畝蘿卜全部抽薹開花。
南方農村報訊(農財寶典記者 劉海英)近日,一份按有24個紅色手印的"關于陸豐市碣石地區種植'北京世農CR301'蘿卜全面開花抽芯,農戶經濟損失慘重"的情況反映書,被陸續送到廣東等各級人民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
據了解,去年12月,陸豐市碣石鎮農業專業種植戶溫原樂等24名農戶種植的數千畝"世農CR301"蘿卜,其中4570畝在種下35天后就開始抽薹開花,收成極少。以每畝投入成本2000元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914萬元。
4570畝蘿卜抽薹開花
驅車經過陸豐市碣石鎮滴水村,記者看到公路兩旁盛開著一片一片的白色小花。"看到了吧,這些都是還未拔掉的'問題蘿卜'."同行的種植大戶金良明告訴記者,2013年下半年,他陸續種植了400畝"世農CR301"蘿卜,但11月份以后播種的200畝種子未到收獲季節便全部抽薹開花,結的蘿卜很小,根本賣不出去。
進入位于滴水村前側的原"七十畝林場",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片白色的花海。"僅這里抽薹開花的蘿卜就有4000畝左右。"碣石鎮土地承包戶溫梓賓介紹,自己曾在廣州佛山做生意,賺了錢后本想回鄉種植,沒想到第一年種蘿卜就出現意外,種下的400畝蘿卜顆粒無收,損失近百萬元。
"種了十幾年蘿卜,還是頭一回遇到這種情況,損失慘重啊。"陸豐市湖東鎮媽宮池巷的蘿卜種植戶鄭潘川說,自己11月份后種植的240畝蘿卜種植約30余天就開始開花,至今還在地里長著,部分結果蘿卜只有拳頭大小。不過,其在2012年同期種下的相同品種蘿卜卻并未發生抽薹開花,并大獲豐收。據此,鄭潘川懷疑問題出在種子。
溫原樂的合作社與陸豐果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周邊的20多家種養大戶是原"七十畝林場"從事農業種養的主要種戶。經過24名種植大戶實名上報,共有4570畝蘿卜開花結莢。為保證可靠性,每名種植大戶都進行了簽名按手印。
"世農CR301"當地僅推三年
據北京世農種苗有限公司(下稱"北京世農")粵東地區總經銷吳漢權介紹,"世農CR301"是2010年引進到當地,2011年免費推廣。因2012年收獲顯著,2013年銷量倍增,達到了10000多罐(100g/罐)。
陸豐果升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林孔生是當地最早種植"世農CR301"的種植戶之一。他介紹,2011年10月,在吳漢權的推薦下免費試種了6畝"世農CR301",收獲產量10000斤。試種后,林孔生發現了該品種較普通蘿卜的好處:風吹日曬后外觀依舊靚麗。因為賣相好,其收購價也比之前所種品種高。
2012年,林孔生又陸續以200元/罐的價格購買了近300罐"世農CR301",當年收購價為1.2-1.8元/公斤,比之前種植的"梅花"蘿卜品種高0.5-0.8元/公斤,產量和收益都有了較大提高。2013年,他將該品種的種植面積擴大到800畝。然而,10月中旬以后種植的600畝全部抽薹開花,以每畝成本2000元計算,僅投入損失就約120萬元。
溫原樂說,24戶受損大戶共購買了6481罐標識為"世農CR301"的蘿卜種。其中,5525罐直接購于北京世農種苗有限公司(下稱"北京世農")粵東地區總經銷吳漢權處,每罐100g售價200-210元。其余956罐則買自陸豐市種業有限公司(下稱"陸豐種業"),每罐50g售價100-105元。
對此,北京世農南方區經理戴智雁確認,來自于吳漢權處的"世農CR301"是該公司正規品種。他回憶,2013年8月至12月,公司共給吳漢權發了10000罐種子,"應該是11月后的種子出現了抽薹開花。"同一個品種,2012年10月底至2013年2月初試種的"世農CR301"蘿卜未發生開花抽芯,而2013年10月底至2014年2月初大面積種植卻未到收獲期全面抽薹開花,莖長1米多高,果實細小。據此,受損農戶一致判定是種子出現了問題。
于是,4月10日起,一份按有24個紅色手印的"關于陸豐市碣石地區種植'北京世農CR301'蘿卜全面開花抽芯,農戶經濟損失慘重,重大坑農事件"的情況反映書陸續送到陸豐市人民政府、汕尾市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以及相關農業主管部門。
該品種不宜冬春季種植
接到情況反映書后,4月19日,陸豐市農業局成立的調查小組以及汕頭市種子站高級農藝師謝岳波、汕頭市白沙蔬菜原種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王穗濤和汕頭市種子站研究員郭明濤,來到田間進行了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的現場鑒定。陸豐市農業局局長詹奮躍告訴記者,經過鑒定后,鑒定小組一致認定,"世農CR301"蘿卜品種不耐寒、冬性弱,是造成大面積抽薹開花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該品種不適于在當地冬、春種植。
對于鑒定結果,農戶并不滿意。種植戶陳炳生、金良明等提出,2012年"世農CR301"表現良好,性狀表現為扳葉,葉片圓形、厚大,葉柄紅紫色,果實光滑、圓筒形、毛孔小、須根少。而2013年其性狀則表現為花葉,葉柄白色,果實圓錐形、毛孔大、須根多而粗,"若不是種子出了問題,為何表達性狀都不同?"參與鑒定的王穗濤告訴記者,種植品種具有區域性和氣候局限性,一些性狀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不同是可能的。專家鑒定組是根據田間表現做出的結論是經過論證的。至于種子質量是否有問題,并不能給出結論,只有通過實驗室對種子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后才能知曉。此外,戴智雁也表示,碣石在12月后不能種植"世農CR301",之所以2013年出現大面積抽薹開花,是因該年冬季較冷。
吳漢權表示,自己知道"世農CR301"屬夏季栽培品種,且在由北京世農生產的"世農CR301"包裝上,也明確標注該品種為"夏季栽培品種".但農戶卻反映,并未注意到該信息。而對是否在銷售種子時曾對買方說明過該注意事項,農戶與吳漢權則各執一詞。
根據《種子法》第三十二條,種子經營者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種子使用者提供種子的簡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的說明與有關咨詢服務,并對種子質量負責,否則種子經營者要賠償農戶造成的損失。溫原樂則透露,目前正在申請種子質量檢測,農戶一方面等待檢測結果,另一方面則開始向吳漢權要求賠償。
拔出蘿卜帶出泥:
涉事956罐"世農CR301"為無包裝產品
陸豐兩名種子站人員疑參與售種被查
在引發陸豐數千畝蘿卜抽薹開花的6481罐標識為"世農CR301"的蘿卜種中,有956罐購買自陸豐市興農種業有限公司(下稱"興農種業")。該批種子是沒有任何包裝的(白罐)"世農301".據了解,興農種業由陸豐市種子公司幾名下崗老職工于2009年組建而成。該公司由兩間門面房組成,主要銷售代理其他公司種子。
浙江金華種植戶金良明介紹,種子管理站的人會經常下來推銷一些種子,一般以興農種業的銷售單發貨。該鎮滴水村種植戶陳文勇則透露,2013年8月,他曾通過種子管理站工作人員陳鎮濤,以每罐105元的價格購買無包裝"世農301"種子90罐(50g/罐),付現5000元。10月,其又通過電話訂購90罐種子,一并匯款種子管理站另一工作人員鄭政軍13900元。
購買該白罐種子的種植戶溫主擁則向記者提供了興農種業的提貨單。該提貨單顯示,溫主擁先后以105元/罐的價格購買了480罐標識為"世農301"的種子,而非北京世農種苗有限公司生產的"世農CR301".且其上所留的匯款人和匯款賬號為:鄭政軍,郵政儲蓄賬戶6210985972000214369."當時聯系的是陳鎮濤,該批種子通過客車送過來時的發貨人欄寫的是林春城。"據了解,陳鎮濤和鄭政軍確是種子管理站工作人員。
陸豐市東海春城蔬菜種子經營部經理林春城回應,鄭政軍只是幫他代收3次種子款,金額共為41000多元,并表示愿意賠償給農戶造成的經濟損失。據了解,2013年,林春城與興農種業開始合作經營種子。他說,銷售的"世農CR301"是北京大一國際種苗有限公司一技術員從西北蔬菜制種基地的農戶手中購來,拿貨價為70-80元/罐,前后共賣出5批,約為1000罐,前四批的表現都很好,僅12月份售出的210罐出現抽薹開花。
對于種子管理站工作人員是否進行種子銷售,陸豐市農業局局長詹奮躍表示,不管涉及到誰,一定會依法追究責任,維護農民正當合法的權益。他透露,目前,農業局調查小組已經對陳鎮濤和鄭政軍進行了調查。同時,針對4570畝"世農CR301"蘿卜抽薹開花的時間也正進一步展開調查取證,種子管理站已經回避。《種子法》第七十一條,種子行政管理人員從事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應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事情的進展如何,南方農村報記者將繼續跟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