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指高科技產業的代名詞,源于對高科技產業云集的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谷的別稱。如今,深圳種業硅谷正成為國內種業最尖端技術的孵化基地。
"現在,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共有十大團隊,黎志康團隊、鄧興旺團隊、楊煥明團隊都在園區內。在作物方面,像水稻育種有袁隆平的武小金團隊,小麥有馮樹英團隊,棉花有楊雅生團隊,蔬菜有張建華團隊,研究的作物種類比較全面。這些團隊的引入光靠人為設計是做不到的,這是遵循科研自身的發展規律,由環境因勢利導、順其自然形成的。"深圳市經貿信息委現代農業處調研員張萬巧說道。
"2004年袁隆平來深圳的本意是因深圳位處珠三角緊鄰香港稻米大市場,然而這里的條件讓老爺子覺得更適合搞研發。"張萬巧笑說。在眾多環境因素的驅動下,2009年成為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
這一年,深圳出臺了《深圳生物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及其配套政策。生物產業在深圳因其良好的產業基礎、顯著的比較優勢和較為完善的發展環境而成為深圳發展最為迅猛的新興高技術產業之一。其中生物農業被列為四大優勢領域之一,重點發展優質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新品種研究等。
2010年12月,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始建,這是科技部批準建設的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也是深圳市第一批九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聚集區之一。2012年5月,深圳作為廣東現代種業硅谷的定位正式確立。
短短四年(nian)間,數十(shi)個(ge)育種團(tuan)隊在深圳(zhen)國家農業科技(ji)園區集結成產業群體,用(yong)(yong)張萬巧的(de)話說他(ta)們是深圳(zhen)培育和引進的(de),而不僅僅是引進的(de),并且與(yu)產業鏈緊密(mi)相連,重(zhong)在推(tui)廣應用(yong)(y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