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江西省科技廳組織召開水稻種業科技項目討論會,就2013年江西省科技廳自主設計的“東野型”三系雜交稻、常規稻新品種選育、綠色雜交稻新品種選育3個水稻種業科技創新項目目標任務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就水稻種業科技創新進行討論。江西省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吳文峰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西省糧油局、江西省種子管理局、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專家和項目主要承擔單位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南昌市農科所、江西現代種業公司、江西科源種業公司等近30人參加會議。
會上,專家們和各參會單位對3個項目今后5年的主要研究內容、預期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參與實施單位以及項目組織管理等進行了討論,就項目研究內容如何突出當前生產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預期技術目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等,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和建議,并就水稻種業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討論交流。
吳文峰副廳長在講話中指出,種業是國家戰略性核心產業,國務院和省政府都高度重視。江西省科技廳圍繞種業科技創新今年主動設計了3個水稻種業創新項目,目的是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科技資源,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實現水稻種業協同創新。
“東野型”三系雜交水稻體系研究、常規稻新品種選育和綠色雜交稻新品種選育3個水稻種業科技創新項目,是江西省科技廳為貫徹落實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科技協同創新有關精神和國務院、江西省政府推進農作物種業發展有關精神,根據江西省種業科研前期工作基礎和優勢,主動設計的項目。項目設計圍繞江西省當前水稻生產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整合江西省內在水稻種質創新方面具有優勢和基礎的高校、江西省市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的創新資源,實施協同創新。此次討論會邀請了相關行業部門專家,在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報告基礎上,進一步集思廣益,從科研要為生產服務角度對研究內容等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