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太友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不久前在北京召開再論轉基因與國家安全研討會。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軍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當前我國轉基因問題的性質、形勢、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習近平主席最近關于“中國的糧食安全要靠自己”,“我們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的指示非常重要。13億中國人的吃飯及其安全問題,要靠一大批袁隆平式的中國農業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解決。
最近幾個月來,媒體關于轉基因之爭愈演愈烈。特別是61名院士上書中央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讓轉基因食品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熱點。雖然,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力挺轉基因,甚至斥責誰反對轉基因誰就是不懂“科學”,阻礙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就是誤國,但依然受到大多數民眾的質疑和網友的反對。
是民眾不懂“科學”,還是“科學”難以服眾?是不推行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必然誤國,還是推行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可能危害國家糧食安全?對轉基因食品要大力推行,還是要堅守安全底線?
日前,“全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在武漢華中農業大學舉行,300多名轉基因支持者既品嘗了一種由轉BT基因大米做成的月餅、米糕、米粑和豆皮,又喝了“黃金大米”熬的米粥。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黃昆侖教授表示,其負責的轉BT基因抗蟲大米的豬喂養試驗結果顯示,該大米與非轉基因大米對豬具有同樣的營養和安全性。“試驗用豬在90天喂養期間,無中毒或死亡現象,皮毛順滑,行動靈活,飲食正常,生長發育狀況良好。”但網友反問到:豬吃豬食也長期無中毒或死亡現象,生長發育狀況良好,人就應該吃嗎?
中科院院士張啟發甚至提出,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而應按照法規和程序走,農業部作為主管部門不敢拍板是不作為,導致轉基因水稻產業化錯失良機,再等待拖延將誤國。
目前,這些竭力推行轉基因糧食的行為并非正常。正如崔永元所質疑的那樣,這種行為的一致性和共同化,清晰可見是團隊行為,這更讓人擔心這個利益集團自上而下的規模和危害性。西南財經大學教授顧秀林指出,為什么我國生物學界目前在轉基因上幾乎一邊倒?力量這么強大?因為在中國有240億元經費的誘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湘穗、國防大學教授朱國林認為,少數政府部門人員、轉基因科研人員與外國轉基因企業存在利益關聯。導致轉基因安全的話語權失控,被美國企業、美國企業顧問和參與轉基因科研國內合作者所把持,難以向領導、群眾說清情況。曾經力挺轉基因大豆(4476, 19.00, 0.43%)油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呼吁:轉基因口糧商業化應劃紅線不能碰。
平心而論,挺“轉”與反“轉”之爭必將曠日持久,一切過激過熱的推廣行為往往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對中國來說,傳統的食品都常常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更何況在國內外尚未達成共識、爭議不斷的轉基因食品。
袁隆平指出,“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振興與強大民族種業的發展,讓中國的種子不僅能滿足自己,還能走出國門。袁老的話,讓我們感到更加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