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北京德農種業副總經理孫志勇博士(中)在內蒙古通遼試驗站與育種人員一起考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

圖為北京德農種業“千村萬戶培訓工程”的受訓農民在觀摩PPT品種定位試驗田。

圖為北京國際種業園區北京德農種業生物技術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做試驗。

圖為北京德農種業在甘肅張掖創建的輕鋼結構種子烘干塔。

北京德農市場分布
宋遜風 俞東升
10年前在首都北京創立的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經歷了創業、成長、壯大的階段。公司種子推廣銷量蟬聯全國前茅,年均銷售額7億元以上,年創利稅超億元,累計銷售玉米種子12億多斤,推廣種植玉米新品種3億多畝,為全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2011年以來,北京德農推出“搶灘先搶人才,強企先強隊伍”的嶄新企業理念,吸引了一批世界跨國公司的高端人才,組建了一支精業務、會管理、善創新、能拼搏的高效團隊,建立了靈活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吸取國際先進種企的有益經驗,創新了管理體系,改進管理模式,使“育繁推一體化”的水平全面提升,縮小了與國外種業巨頭的差距,同國際種業接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營玉米、向日葵、水稻等農作物種子。現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單位、種業信用評價3A級企業、首批獲得國家“育繁推一體化”全國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種業骨干企業。
在育種研發方面,北京德農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已擁有10個玉米國審品種、41個省審品種,建成了16個科研分支機構、100多個科研測試點,品種自主選育率達到60%以上。第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上,北京德農將隆重推出備受期待的“德單129”、“德單1002”、“德農11”等新品種。
在繁種生產方面,北京德農擁有20萬畝規模化、標準化玉米種子生產基地;設有國內領先的8套集數據信息管理、果穗烘干、脫粒、精選、包衣、包裝為一體的成套種子生產線。先進的管理結合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北京德農的種子將更加受到農民信賴。
在推廣方面,銷售網絡建設與技術服務并重,18個銷售型分支機構組成的新產品技術服務網絡已經覆蓋全國。PPT品種區域優勢定位試驗,是為了讓品種區域定位更安全,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但北京德農愿意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目的是將擔風險和增成本留給公司自己,將安全和增產讓給農民。
育
建立流水線育種體系提升生物育種的水平
完善科研管理體系,形成了流水線式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強了生物技術育種,提升了現代育種水平,縮小了與跨國大公司的差距;開展了全方位的對外科研合作;這些工作的推進,培育了一個高素質的科研育種團隊,增強了北京德農的科研競爭力。在過去的兩年申請到市部級的科研項目6個、自主選育審定通過了8個玉米品種和兩個雜交水稻品種。
改革科研體制,建立了流水線式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通過矩陣式的管理方式,避免了科研管理過程中的集權化,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通過設立各個育種中心的育種目標,明確育種任務,避免了育種工作的盲目性和育種站之間的重復性;在育種流程上把育種過程分解成種質資源創新、自交系選育、雜交組合選配、雜交組合篩選和測試等幾個關鍵環節,每組負責育種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通過育種軟件把這些分散在各個育種站的育種工作整合在一起形成流水線的研發體系,加速了新品種的選育進程。
提升生物技術輔助育種能力,縮小與跨國大公司的差距。北京德農在通州區國際種業園建立了500平方米的生物技術試驗室,其中包括雙單倍體育種實驗室、轉基因實驗室、分子輔助育種實驗室及植物病理實驗室,實現了常規育種和生物技術輔助育種的有機結合。
同國內外科研單位和企業多方位的科研合作,提升了公司的科研競爭力。在應用基礎性研究方面,公司采取跟蹤研發的策略,開展同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科研單位做上游的基礎研究,公司做下游的應用研究。在品種研發和新材料引進上積極開展跟國內外的科研單位和私營公司的合作,其中包括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四川省綿陽市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山西省晉陽玉米研究所等國內私營企業,陶氏益農、斯泰公司、飛馬公司等國外公司的合作。
2011~2013年北京德農獲得6個市部級的科研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科研育種水平。其中包括科技部1個星火計劃項目;北京市科委4個項目,分別屬于國家現代農業科技成果惠民科技示范工程、都市型現代農業技術儲備研究、首都現代農業育種服務平臺建設和“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種產業化開發項目;北京市農業局1個儲備項目。
2011~2013年北京德農自主選育通過省級審定的玉米新品種8個、雜交水稻新品種兩個,極大地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線。2012年北京德農自主選育通過審定了兩個玉米新品種,“德單5號”和“德單11號”;1個油葵品種,“S405”。2013年自主選育通過審定了6個玉米新品種,“德單10號”、“德單121”、“德單122”、“德單1001”、“德單1002”、“德單1005”;兩個水稻新品種和1個不育系,“德兩優1103”、“德兩優早895”、“德1S”。
繁
創新種子加工設施設立種子追溯系統
北京德農特別注重種子生產體系的建設,目前公司已建成種子生產基地4個。即張掖、武禾、赤峰和巴盟分公司,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國內最優良的制種區域,平均每年生產優質種子5000萬公斤左右。近幾年陸續建有果穗烘干生產線6條,2012年又在張掖建成了國內第一條2000噸鋼結構果穗烘干生產線。同時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一直嚴格遵循ISO9000體系標準,進行種子質量的控制,保證為市場提供品質優良的種子。
北京德農擴建和新建的加工廠具有先進性和創新點,比如今年建設的烘干倉采用輕鋼結構,建設周期短,烘干效率高,可擴展能力強,溫度控制更加穩定,烘干質量高,國內獨創,國際先進。使農民不再晾曬種子,減少了投入,增加了收入。
北京德農還采用了德國拜耳、瑞士先正達、美國科聚亞和荷蘭盈可泰等公司的種衣劑。多年的試驗證明,這些種衣劑殺菌、殺蟲、促進種子誘發,確保出苗快、苗齊、苗全、苗壯。
在新建項目中還包括種子信息化工程的建設,所有種子的追溯性更加強:種子從生產到進入加工廠,一直到農戶購買的整個過程,能夠通過信息系統查詢到種子來自哪塊地,最后播種到哪塊地里。完全可以監控整個過程,杜絕劣質種子投入市場,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推
創立推PPT品銷售服務種定位試驗實施千村萬戶培訓工程
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全國的銷售網絡布局,目前在全國主要農作物產區建立了15個銷售型分支機構,銷售及技術服務人員128人,經銷商1525個,終端零售商近36000家。主要銷售玉米、向日葵、小麥、水稻、谷子、高粱6大類作物50多個品種,同時還經營化肥、馬鈴薯等產品。公司產品多元化為農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生產資料。12年來累計銷售玉米種子7.1億公斤,種植面積超過3.3億畝。
北京德農率先建立了PPT產品定位試驗體系,對即將上市的新品種在適宜的生態區內設立密集的點次,經過連續兩年的小區試驗,采集真實客觀的試驗數據,進一步地測定和評價其特征特性及適宜種植區域,預估產品風險,制定最佳栽培方案,為確定目標市場和制定新品種的導入、開發計劃提供技術支持。從而保證新品種投放區域更加合理,降低農民的購種風險,并通過最佳栽培方案保障購買北京德農種子的農民獲得更高的收益。
從2011年8月以來,北京德農組建了30余人的技術團隊,對全國玉米、水稻、向日葵等大宗作物區域進行重新細分,有針對性地開展“PPT”品種定位試驗和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所有“PPT”試驗均由技術人員親自播種、調查、收獲。
目前,北京德農在全國21個省開展了各類作物的“PPT”試驗。今年在全國安排的試驗多達362點,覆蓋全國345個縣。每個試驗點面積在0.8~2畝之間。可輻射覆蓋玉米面積3.8億畝、水稻面積1.2億畝、向日葵面積500萬畝。
北京德農為推廣“單粒精播”,讓農民掌握田間管理技術,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和財力,實施了“千村萬戶培訓工程”,即培訓1000個村,培訓100萬個農戶。截至目前,歷時8個月,北京德農已經在河南、吉林、遼寧、山東、內蒙古、湖南等6省區開展培訓631場,年底前將培訓1000場,受益農民達到2萬余名。“PPT品種定位試驗”與“千村萬戶培訓工程”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同和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