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之初,荃銀高科(300087,股吧)(300087)是一家經營品種單一、高度依賴雜交水稻種子的公司,經過兩年多的經營,目前已經形成了水稻、玉米、小麥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然而,由于當前種業市場供大于求、行業競爭激烈,加之此前個別投資的失敗,公司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虧損。本周一,借公司召開2013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之際,記者特地趕往合肥會議現場,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與高管進行了交流。
矍鑠老者主持會議
當記者走進位于合肥市高新區荃銀高科多功能廳時,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已經坐在會議現場——她就是我國雜家水稻領域專家、公司創始人之一李成荃女士。由于李在83歲高齡仍然擔任荃銀高科副董事長,市場一度質疑其是否有精力勝任這一職位。
“李總,您在公司主要負責哪塊業務?”在開會前夕,記者和她聊了起來。
“我主要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
“您天天來公司上班嗎?”
“不是,只要公司碰到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就來。今天因為董事長張琴有事,我過來幫她主持會議。”
李成荃告訴記者,自己并不在乎外界的質疑,她從1956年從事水稻研究至今,已逾半個世紀,只想把這塊領域做好做強。
在李成荃的主持下,會議準時開始。本次股東大會僅審議《關于轉讓控股子公司陜西荃銀登峰種業有限公司股權》一個議案。資料顯示,2010年11月,IPO上市不久的荃銀高科宣布使用超募資金向楊凌登峰種業有限公司(下稱“登峰種業”,后更名為陜西荃銀)進行增資并持有其56%的股權,此后因為連續虧損,荃銀高科又將其所持陜西荃銀全部股權轉讓給公司原大股東胡必德。
扭虧無望斷臂止損
進入提問環節,李成荃以及荃銀高科董秘葉紅一起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記者:當時公司增資登峰種業是出于何種考慮?在雙方合作期間,遇到了哪些困難?
李成荃:登峰種業是我們公司上市之后兼并的第一個公司,胡必德一直從事玉米領域的研究,在這塊也是國內知名專家,當時我們雙方談得很好,他也想借助我們上市公司的力量,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但是他性格比較怪癖,親和力太差,和總經理、客戶等等都很難相處,所以公司經營一直上不去,連年虧損。我們荃銀高科的董事會、經營班子經過再三研究考慮,作為上市公司,拿著股民的錢去投資,應該有回報,不能這樣連續虧損下去,所以只能退出。
葉紅:公司在上市之初,90%的業務都集中在水稻種子領域,在玉米種子領域幾乎是一張白紙。胡必德老師那邊的材料涵蓋了五大群體,有上萬個種質資源,對于我們公司來說,是很大的財富。當時我們想通過胡老師那邊的平臺,縮短我們這邊玉米領域的科研周期。后來合作過程中的種種困難,是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的。到現在已經兩年半將近三年了,雙方還是無法融合,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斷臂。
記者:在本次受讓公司股權的時候,為什么胡必德不能以現金的方式一次性付清,而是要以現金、“陜單226”和“高農1 號”獨占開發權兩步走?
李成荃:他拿不出這么多現金,這樣的付款方式也是無奈之舉。此外,這兩個品種權,我們也有開發的空間,所以就答應了,而且這兩個品種權賬面價值是130萬,作價120萬,對我們公司也是有利的。
記者:公司2013年中報披露,國內目前玉米的存貨量很大,而這兩個都是玉米種子的開發權。
葉紅:開發權是無形資產,并不是實物,我們未來會根據公司的銷售網絡去經營。
全年虧損從未出現
就在股東大會召開的同一天,荃銀高科還公布了2013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4億元,同比下滑11.95%;實現凈利潤-995萬元,同比下滑301.28%;此外,公司還預計,今年1-9月累計凈利潤仍然為虧損。
記者:今年能扭虧嗎?
葉紅:種業的季節性很明顯,一季度和四季度基本都是收入的季節,二季度和三季度是付出的季節,特別是三季度,基本沒有什么收入,所以半年報是虧損的話,前三季度也是虧損的。全年能否扭虧,主要是看四季度。今年上半年,我們管理層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但是這些措施的成效有時間上的滯后,比如上半年成立公司,制種、銷售等等,都要等到下半年,不像工業企業,今天上生產線,明天就有產品出來。按照我們的預測,這些積極的措施到了今年四季度就會有所反應,但從種業公司的經營特點來看,不會在四季度一下子全部反應出來。
記者:我能不能這么理解,今年四季度單季是盈利的,但是單季的盈利能否覆蓋前三季度的虧損,現在還無法判斷?
葉紅:完全準確的判斷,我們誰都無法去說,但是從規律上看,我們單個季度虧損的情況曾經有過,全年虧損的情況從我們創業至今都沒有出現過。
力爭兩年消化庫存
記者:從2012年開始至今,公司的存貨都非常大,截至去年年底,存貨是3.9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年末,存貨是3.36億元,公司預計什么時候能消化存貨?
葉紅:董事會對管理層的要求,是2013、2014年兩年之內消化存貨。我們已經做好了很周密的部署,把主要精力放在擴大銷售上。在主要種植區域,我們的市場占有率,以前主要是靠本部的銷售隊伍去覆蓋,現在除了自己的銷售隊伍之外,還和當地的經銷商結合起來,成立合資公司,比我們以前只靠本部力量片區銷售模式的力度更大。
記者:在庫存結構中,主要有哪些種子?
李成荃:主要是水稻。以前大家都認為雜交水稻有利可圖,就都去制種,包括一些很小的個體戶。農業領域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非常弱的,而且打假的困難度很大,不同的種子種下去,田間的長相都差不多,是很難用肉眼分別出來的,如果不通過DNA鑒定,幾乎無法知道這個種子是不是有知識產權的品種,由于市場的不規范,對規范的企業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記者:管理層如何看待公司的股價,你們認為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葉紅:我個人的觀點是低估了。從上市之后這幾年的業績上看,確實呈下滑的趨勢,但是從科研實力等內涵來看,這些只要能夠順利實施,都能夠使公司走得更遠更好。
記者:公司業績在可預見的未來有很大的增長?
葉紅:是的,我們有信心。
記者 錢呈 合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