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方城縣麥種事件的最新進展情況,方城縣政府8月1日回復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詢問時稱:方城縣委、縣政府對此事件高度重視,縣主要領導相繼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認真調查處理,做到對受損失農戶補償到位、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到位、對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到位、對工作中的失誤整改到位。至7月29日,共補償受損失農戶金額111.79萬元,補償工作基本結束,群眾對此較為滿意。
但據記者采訪的情況,不少受損失農戶對賠償并不滿意。該縣獨樹鎮張寨村村民李天峰說,他種植5畝新麥26,畝產還不到400斤,每畝少收500斤,按現在小麥收購市場價格每斤1.15元計算,他每畝損失500多元,可他只得到每袋種子100元的補償。該縣清河鄉趙莊村村民楊天增說,他種了10畝新麥26,畝產不到300斤,只得到總共660元的補償,平均每畝只補償66元。
另據該縣7月17日通報,全縣種植新麥26的農民涉及10個鄉鎮、21個行政村、797戶,約2400畝地。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田間鑒定測產的結果是:方城縣2012年~2013年度播種的新麥26品種小麥平均畝產為200~250公斤,比2013年全縣小麥平均單產減產121.1~171公斤,因種植新麥26,全縣小麥總減產約35萬公斤。
盡管司法機關刑事拘留了該縣農業局副局長劉會合,當地政府也對銷售新麥26的方城縣兆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責令停止一切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1.83萬元,罰款1萬元,另對經銷新麥26的方城縣東盟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公安部門立案偵查,但對于群眾最關心的足額賠償問題,縣里并沒有明確交代。截至目前,受損失農戶得到的最多只能叫做部分補償,離足額賠償還差很遠。
據了解,案件發生后,方城縣政府痛下決心進行整改:嚴禁涉農部門公職人員直接或間接參與農資經營活動;進一步健全農業、工商、公安聯合執法辦案機制和長效監管機制,嚴防坑農害農事件的再次發生;進一步實行跟蹤問效,對行政執法部門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以及公職人員失職、瀆職等行為,堅決一查到底,直至追究法律責任。近日,方城縣政府還緊急部署,強化對農作物種子的市場監管,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管理的通知》,對全縣農資市場進行了拉網式檢查,新查處違規農資案件2起。(本文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