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3年07月22日 06 版)
繼化學雜交劑SX-1及其應用技術在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微粉控制和化學雜交育種及雜交制種上大面積推廣應用之后,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又在機械化化學雜交制種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據了解,化學雜交劑SX-1及其應用技術是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取得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專利成果,并將其作為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制種技術規程中的一項關鍵技術進行推廣,用于甘藍型CMS的商業化制種,至2012年累計完成控制微粉10萬余畝,生產雜交種1200余萬斤,使雜交油菜種子恢復率提高3~5個百分點,種子純度穩定在90%以上,促進了我國油菜主栽品種秦優7號的大面積推廣種植。
2008年以來,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SX-1誘導雄性不育,先后培育出了秦優33、秦優19、秦榮1號、秦榮2號、秦雜油4號、秦雜油5號、秦雜油19等11個油菜品種。近年來,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又在雜交制種技術機械化的研究與應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實現了雜交制種的播種、雜交劑SX-1噴施全程機械化,解決了雜交制種過程中人工施藥不均勻、效率低、難以保證質量的難題,大大提高了制種效率,降低了制種成本,為我國化學誘導型油菜雜交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陜雜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