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兵 通訊員 陳愛輝) 針對省內種業企業商業化育種能力相對薄弱的現狀,近日,江蘇省農委出臺《關于支持育繁推一體化農作物種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引導省內種業企業加大商業化育種投入力度,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意見》明確,江蘇省級財政每年將拿出8000萬元現代種業專項資金重點用于企業建立商業化育種平臺、引進領軍人才和種質資源。同時將逐步提高其他省級財政扶持農業產業發展資金中種業企業的比例,優先推薦種業企業申報國家新一輪種子工程項目。江蘇將實施種業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積極引導和推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與其開辦的種業企業實現“事企脫鉤”,加快推動商業化育種人才向種業企業流動。
《意見》提出,江蘇將加快建設面向種業企業的種質資源交流平臺,推動財政資助研究形成的種質資源、育種方法和實驗數據向種業企業開放;為種業企業開辟品種審定綠色通道,逐步提高種業企業自主創新品種審定比例,2015年后以推廣應用為目標的新品種審定主要面向種業企業;企業自主選育的新品種優先列入全省主推品種和良種補貼推介品種目錄,創新品種展示推廣機制,發揮企業在品種示范推廣中的主體作用;支持企業承擔良種繁育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高標準良田建設項目優先覆蓋種業企業繁制種基地。
據介紹,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江蘇省內種業企業整合力度明顯加大,重組后商業化育種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全省注冊資本超億元種業企業增加到了5家,持部級育繁推一體化經營許可證的種業企業4家,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上種業企業增加到了15家。《意見》的實施,將有助于提高江蘇種業企業商業化育種能力,增強江蘇種業的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