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隆的咚啊!這一株辣椒得有好幾公斤重!”“快來看,這個辣椒少說也有三四兩!”近日的一個上午,江蘇省東臺市南沈灶鎮安云村周云家的大棚內,一片翠色,青椒滿枝,果實累累,吸引了前來參加東臺市辣椒大賽的農戶代表。
大棚辣椒生產是東臺市堤東地區農民的主要經濟支柱,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該地區高效農業的重要產業,農技部門堅持良種良法一起推廣,全市栽培面積已達15萬畝,每畝單產平均已達5000公斤,畝均青椒年收入萬元以上不再是新聞。為了進一步推廣良種,北京奧新高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會同當地相關部門舉辦了這次辣椒大賽,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家的青椒產量高,收益好。
大棚內,大家一邊看一邊相互交流辣椒栽培品種的優劣,暢談辣椒種植的經驗。“這是我家的辣椒,品種是‘奧新666’,大家看一看怎么樣?”來自頭灶鎮陳姜村的王秀云舉著手中的一株辣椒對大家說。有細心人靠前數起來:“了不得,這一株掛果42個。”“這個最大的辣椒25厘米長。”“我家種的‘完美之星’,長勢也不錯,每株成型果已經有30多個。”三倉鎮新季村8組的丁生帶來了他家的參賽品種。接著他高興地向大家介紹了今年他家的辣椒收成,他家種了4畝大棚辣椒,收入已有4.5萬元,畝均已達1萬多元。南沈灶鎮賈壩村13組唐友芳,丈夫在外打工,自己一人在家種大棚,一個300米的大棚,辣椒已經收入近3萬元。
參評的農戶接著來到賈壩村青椒專業合作社門前的廣場上,完美之星、中研特大988、早帥2號、奧新早秀、奧新666、巨椒等各類品種的辣椒擺了長長的四張條桌。大家舉起植株仔細端詳,用手摸摸,有的還把辣椒放到旁邊的電子秤上稱稱。參賽的代表們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大家不受拘束相互交流起來。“如何解決大棚青椒的僵果問題?”“這與大棚內的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下上半年基本無僵果,下半年棚內外溫差大,要注意控制。”還有的提出辣椒要不要抗旱的問題,富有豐富大棚種植經驗的賈壩村村委會主任劉愛東回答說:“最好通過抗旱保證辣椒生長所需水分,否則影響產量。”
大家看著、聊著,興致正濃,不知不覺時間早過了12點,主辦方宣布了此次辣椒大賽的一、二、三等獎獲獎名單,并為他們頒發了獎品。
“這樣的大賽,既是評比會,又是交流會,希望來年再搞一次這樣的大賽!”三倉鎮朝陽村孔祥生感慨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