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片 本報記者 杜洪雷
位于工業北路的種子市場輻射濟南周邊多個縣市,可是少數種子經銷商利欲熏心,竟然制售假冒玉米種子。他們從甘肅育種基地購進廉價的散種子,利用個人的包衣工具和封口機,冒充知名廠家的品牌種子,在市場上高價銷售。
民警跟著貨車
找到種子倉庫
“我們在市場上轉了一圈,發現不少商家假冒我們企業的玉米種子隆平206,還有的就是打擦邊球,起一個非常相似的名字,例如龍平206.”安徽隆平高科種業公司負責濟南市場打假的田先生介紹。其實,歷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早已經注意到了種子市場的亂象。
經過對市場一段時間的調查,民警發現一些具有嫌疑的銷售商其內部分工很細致,有人負責接待客戶,有人負責從倉庫提貨,但是里面還有一個既不負責送貨也不與農民打交道的人,他專門負責盯梢。“門頭里面的種子數量非常有限,我們更為看重的是找到其倉庫。”歷城經偵大隊二中隊中隊長王振泉介紹。
4月2日晚上9時許,民警盯守的一個倉庫突然出來一輛小貨車,而且明顯載著貨物。“我們分析這可能是售假者轉移假種子,便提前將這輛小貨車進行查扣。”結果,民警在這輛小貨車上發現了大量的散種子和未審核的冒牌種子。“這個制假者自己給玉米種子的品牌隨便起了名字,并沒有經過農業和工商部門的審核。”王振泉稱,這一次他們查扣近萬斤的問題種子。
倉庫內完成
造假一條龍
4月3日早上8時許,歷城警方聯合工商和農業部門針對種子市場部分經銷商進行突擊查處。上午11時許,記者跟隨著其中一路民警來到工業北路以北的一個倉庫。這個倉庫隱藏得非常深,曲里拐彎地才找到,而且還是在一個大院子里面。
打開倉庫門,記者發現其中一半的面積堆積著各種品牌的玉米種子,而且還有數十袋散種子。經過粗略清點,玉米的品牌有隆平206、招玉6號、先玉335等。據民警介紹稱,這些都是種子銷售商自己假冒的品牌玉米種子。另外,民警還在倉庫內發現了很多未裝種子的包裝袋。
在倉庫的一個角落,記者發現了一臺用來給種子包衣的包衣機。“通過包衣,種子外面就附著了一層黏著劑,具有殺菌和殺蟲的功效。”來自玉米種子企業的田先生介紹,倉庫內這種包衣機使用的黏著劑肯定是劣質的,根本起不到殺蟲的功效。
此外,倉庫內還有一個簡便的封口機,方便造假者隨時進行包裝。
成本10元錢
售價30多元
隨后,記者來到了另外一個存放玉米種子的倉庫,此處并未大量發現成包的玉米種子,而是大量的散種子。在裝著散種子的編織袋上面,寫著“甘肅張掖”的字樣。
“現在的造假者也不敢完全使用假種子,而多是從甘肅等育種基地購進散種子,甚至是陳年的老種子,然后以次充好,冒充知名品牌的玉米種子來高價賣給農戶。”具有多年打假經驗的田先生介紹,目前的造假者采取的造假方式有虛假宣傳、假冒偽劣、套用包裝以及仿制商家的包裝。
造假者之所以鋌而走險,主要是假冒種子里面的高利潤。據田先生介紹,一包1.6公斤的隆平206市場售價是60元左右,可是售假者賣的假冒隆平206的售價僅有30多元錢,而其真正的成本才10元錢。“老百姓可能貪便宜購買了假冒的種子,可是最終影響了糧食的產量,其實是得不償失的。”田先生說。
目前,歷城警方和農業部門正在對制售假冒玉米種子的經銷商進行進一步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