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博鰲聲音:海南將建五萬畝南繁育種科研核心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09  來源:  瀏覽次數:138
 

“糧食安全:亞洲攜手,共同面對”討論會現場。記者張俊其攝

  海口網4月9日消息(特派記者 楊杰 王紹兵 陳敬儒 任錦雯)4月8日,論壇年會史上首場農業圓桌討論會“糧食安全:亞洲攜手,共同面對”舉辦。泰國副總理兼農業與合作部部長Yukol Limlamthong,百事公司總裁Zein Abdalla,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海南省副省長陳志榮,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看看這一長串出席嘉賓名單,就知道在論壇年會上探討“糧食”和“安全”問題,是多么眾望所歸,眾位嘉賓是多么“相見恨晚”。

  糧食價低打擊種地積極性

  “糧食出了問題,誰能來救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現場發問。“糧食價格太低,農戶種地積極性太差。希望政府能提高糧食價格,并通過低保給予更多低收入農民補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糧食安全。”

  陳章良舉例表示,廣西農業除了水稻以外,最高產的是甘蔗。但是糖的價格從去年一噸7000元直跌至5500元,為什么會這樣?原來我們國家進口白糖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進口了361萬噸以上。“今年為了救老百姓,請求政府少進口。”

  除了進口太多外,另一大原因是糧食價格太低。“種水稻一年就掙300-500塊錢,農民打工一月超過一年的收入,但提高糧食價格又會影響低收入群體。”陳章良急切呼吁,“希望提高糧食價格,通過低保給很多低收入的家庭補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糧食的安全。”

  中國三大主糧自給率達到98.1%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表示,全球糧食庫存目前降至了5年來的最低,國際糧價在高位劇烈波動,世界糧食安全面臨嚴峻的挑戰。

  韓長賦介紹,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問題,把解決好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2012年中國農業產量近5.9億噸,實現了連續9年的增產。9年累計增產糧食1.6億噸。當前中國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總體穩定。特別是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1%。“雖然這兩年,中國的玉米、大米和小麥的進口增長幅度較以前增大,但是總量基本穩定,總量占當年總產量的20%。”

  韓長賦透露,今年中國將進一步強化農業的政策扶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努力奪取第10個豐收年。今后一個時期是中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將堅持走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的科技進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能夠同步發展。他表示,未來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主要立足國內來保障糧食安全。

  全球一半水稻改種雜交稻將多養活5億人

  說起糧食安全,不能不提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在論壇上表示提高水稻的單產、總產對保證糧食安全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雜交稻每年多增產的糧食可以養活7500萬人口。

  袁隆平說,水稻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地區以稻米為主食,特別是亞洲國家,90%的稻米生產在亞洲國家。中國60%以上的人以稻米為主食。所以提高水稻的單產、總產對保證糧食安全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袁隆平說,雜交稻不僅僅在中國表現良好,在其他國家同樣增產顯著。根據國際水稻所統計,中國以外的雜交稻種植面積是470萬公頃。他認為,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水稻改種雜交稻,所生產的糧食是1.5億萬噸,可以多養活4-5億人,將為解決全世界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海南主抓四方面工作

  海南省副省長陳志榮介紹,建國以來,全國的農產品70%是通過海南這邊,雜交水稻、玉米、抗蟲棉等糧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產生經濟效益近萬億元,涌現出了袁隆平等一批著名的種業專家。目前全國30個省份500家科研單位的近5000名育種人員在海南從事工作,育種面積達到20萬畝,應該說在保障國家的糧食和種業安全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但同時,海南也存在用地矛盾突出,基礎設施不適應發展的需求,管理方式不適應等問題。為此全省提出了南繁基地正規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將按照南繁功能的劃分,重點建設好南繁育種科研區、制種區等。

  陳志榮表示,海南將在四個方面著力,一是抓好5萬畝南繁育種科研核心區建設,爭取納入國家級重點項目,今年能夠啟動實施;二是爭取出臺一系列政策,爭取南繁管理的條例盡快出臺;三是培育有競爭力的企業,鼓勵南繁種子、企業兼并重組,打造若干個企業的航母;四是科技創新,建立種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機制,推動科研機構以農業共建推向一體化、商業化的體系。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