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黨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個春耕生產季節,正從大江南北陸續展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給今年的春耕生產和種業發展賦予了新的亮色和內涵。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種業發展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部署。《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必將有力推動我國從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進,必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農業現代化宏偉目標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規劃》繪就現代種業發展藍圖,目標明確,路徑清晰。《規劃》全篇6個部分,共1萬多字,全面總結種業發展成效和主要問題,深入分析種業面臨的緊迫形勢,明確提出2015年、2020年階段性目標,突出“兩個分離”,即引導和積極推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與其所辦種子企業“事企脫鉤”;努力提高“四率”,即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由目前的96%提高到97%以上;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商品化供種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80%以上;前50強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數字化指標彰顯行業發展自信和種業建設的光明前景。《規劃》圍繞發展目標,明確了10大重點任務,提出了20種主要作物種業科研方向,按照國家、區域和大縣3個層級布局全國優勢種子生產基地,針對科研、生產、管理環節統籌形成4個重大工程,最后提出健全法律法規等5項保障措施。《規劃》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全面系統謀劃,著力點準,政策力度大,可以預期我國未來種業必將實現大發展、大跨越。
《規劃》涉及多個環節、多個主體和多個部門,關鍵要匯聚力量,狠抓落實。一是強化合力推動。各有關方面要做到心向一處想,勁向一處使,凝聚合力,加快推進我國種業實現轉型升級。二是加大種業投入。要全面落實金融、稅收、保險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政策,強化種業關鍵環節建設,不斷提高種業科研、生產和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支持企業發展。要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快推進兼并重組,強化育種科研創新,提高營銷管理水平,使種子企業在服務“三農”事業的進程中不斷做大做強。四是強化種子管理與服務。要充分利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推進大協作、構建大平臺,在協調發展基礎上實現重點突破;要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行為,構建健康有序的種業發展環境。
如果說,2011年國務院《意見》明確了現代種業發展的方向,那么《規劃》則是吹響了實現種業強國夢想的進軍號角。任重道遠,時不我待,種業戰線全體人員,必須樹立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用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實現種業強國宏偉目標而奮斗,共同書寫我國種業發展史上最恢宏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