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山西省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晉農辦種子發〔2013〕46號
各市、縣(市、區)農委: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業部《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方案》,全面加強種子質量和市場監管,規范種子企業市場行為,嚴厲打擊品種套牌侵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及未審先推、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種子市場經營秩序,保護種子選育者和廣大農民群眾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我廳制定了《山西省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方案》和《2013年農作物種子市場抽查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貫徹落實。
附件:1.山西省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方案
2.2013年農作物種子市場抽查實施方案
山西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3年3月19日
附件1:
山西省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加強種子市場監管,規范種子企業市場行為,嚴厲打擊未審先推、無證生產、搶購套購、套牌侵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種子市場經營秩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保護廣大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效提供有力保障,2013年在全省開展“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特制訂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檢打聯動、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促進現代農作物種業健康發展、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主題,創新機制,形成合力,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企業準入,強化市場管理,嚴厲打擊種子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種子市場秩序,為種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總體目標
創新種子市場監管機制,前移種子市場監管窗口,規范企業市場行為,加強市場信息化管理,強化企業售后服務,進一步規范案件查處程序,著力解決種子市場監管的盲點和難點,以銷售終端為抓手,建立運行倒查機制,從源頭上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種子企業的自律意識和責任能力,實現種子生產、加工、銷售、推廣、服務全程規范化管理。
三、監管重點
整治行動要抓好三大重點,同步推進,提高執法效能,確保執法效果。
(一)萬戶:對全省主要農作物重點區域的種植大戶進行定點跟蹤監管,建立檔案和信息平臺,實行網絡化管理。重點檢查購種的渠道和手續、品種審定公告和真實性、種子質量指標、農民種植情況反饋等。
(二)千店:在檢查萬戶的基礎上,對專營不再分裝包裝種子和委托代銷種子的經營者,以及分支機構實行信息對接采集,對其經營條件、經營環節、經營范圍、經營品種、經營行為規范及售后服務等情況進行檢查,并建立相關信息檔案。
(三)百企:在監管萬戶和千店的基礎上,對種子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包括企業資質、經營環境和條件、品種審定和品種保護、種子質量指標、包裝和標簽、售后服務、質量抽檢記錄、種子糾紛處理記錄等情況,并完善企業信息檔案資料。
四、工作內容
(一)縣級種子管理站工作職責。
縣級種子管理站的工作重點是對當地所有種子經營企業和經營門店進行檢查,并逐個登記備案,同時對當地主要農作物種植大戶進行造冊管理。每個縣(市、區)都要建立種植大戶檔案,重點是種糧大戶、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科技示范戶和種植面積較大的農戶,對其種植的品種、種子來源、購種手續、購種發票、種子包裝、種子使用說明等詳細記載,建立信息檔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檢查結束后各縣(市、區)對所有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將匯總分析材料報市級種子管理站。
(二)市級種子管理站工作職責。
市級種子管理站負責對轄區內的種子企業和種子經營門店進行監管;負責對縣級種子市場整治行動進行工作指導、監督和對重點抽查;并對全市種子經營企業和經營門店的信息進行統計分類匯總,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查處。各市對本轄區內的發證企業檢查達到100%;抽查門店數量不少于10%;抽查農戶檔案數量不少于5%。
(三)省農業種子總站的工作職責。
負責全省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方案的監督執行,對市、縣級種子管理站的整治行動進行指導和督察。根據市、縣級種子管理站對萬戶千店信息的采集和報送情況,在系統梳理分類的基礎上,對涉及問題的種子企業進行調查和處理。省級抽查企業數量不少于20%,抽查門店數量不少于5%,抽查農戶數量不少于1%。整治行動結束后,對全省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并將總結上報農業廳和農業部種子管理局。
通過以上整治行動,查處一批不合格種子,處理一批違規違法種子生產經營企業,關掉一批經銷假冒偽劣種子門店,真正起到打假維權護農的作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我廳成立“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工作領導組,由省農業種子總站牽頭負責整治行動的具體工作。各市、縣級農委要加強對“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的組織領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強化落實措施,確保“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二)創新機制,提升種業監管水平
各級農委要適應種子執法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通過“兩個轉變”,強化市場監管。一是從管理向服務轉變。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更長遠的規劃來推進種業發展,拓寬種業管理領域,提高種業管理水平,促進種業發展主體的自律能力和服務意識,提升我省種業的整體實力。二是由環節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通過強化種子市場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前移監管窗口,下沉監管重心,加強聯動配合,完善倒查機制,實現全程監控。
(三)強化監督,規范執法行為
要嚴格按照種子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抓好種子執法管理隊伍的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統一執法標準,提高執法水平,嚴格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把種子市場監管、保護農民利益和規范種子企業行為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與為種子企業提供法律支持和專業技術服務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種子管理部門的市場監管能力。
(四)加大力度,確保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各市、縣級種子管理站要密切配合,組織專門隊伍,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任務落到實處,同時要建立完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形成查打聯動機制。在行動期間(春季2月15日至5月30日、秋季8月15日至10月10日)內,縣級種子管理站每20日向市種子管理站報送行動情況匯報;市級種子管理站在做好督促檢查的基礎上,每20日向省農業種子總站報送行動情況;省農業種子總站不定期進行督查,并對各市縣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在信息網上進行通報。“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種子總站,各市種子管理站也要設立相應機構,并且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保持與上下級種子管理部門的聯絡。上報材料統一采用電子版形式在網上報送。
領導組辦公室電話:0351-7030816
報送材料郵箱地址:SXZZGL@163.com
附件2:
2013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抽查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2013年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和山西省農業廳萬戶千店百企種子市場整治行動,打擊品種套牌侵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強化種子質量監管,確保春耕生產用種安全,為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特制訂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二)檢測:扦取種子樣品全部進行水分、凈度、發芽率檢測,雜交玉米種子進行品種純度鑒定, 20%的玉米品種進行真實性檢測。
(三)檢查所扦樣品種子包裝標簽是否規范,被查門店是否有經營資質,進貨合同和銷售記錄等經營檔案是否齊全。
(四)宣講有關種子法律法規政策,引導企業提高質量意識,強化質量控制能力,規范經營行為。
二、抽查重點
本次抽查的重點對象為我省糧食生產大縣和種子直銷入戶比較高的區域,當地主栽品種和主推品種,近年存在質量問題和故意躲避抽查等不良記錄企業,受舉報投訴的企業、經營門店及流動商販和受舉報的作物品種。
三、工作依據
(一)監督抽查:《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農業部2005第50號令);
(二)標簽檢查:《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GB20464-2006)
(三)樣品抽檢:扦樣、凈度、水分、發芽率和純度檢測方法執行GB/T3543-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品種真實性檢測方法執行NY/T 1432-2007《玉米品種鑒定DNA指紋方法》及農業部備案方法。結果判定執行GB20464-2006《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
四、工作分工
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和有關種子檢驗機構協同開展本次市場抽查。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負責組織完成扦樣,以及結果匯總上報工作。各市種子站負責檢查轄區內的基層種子經營門店和流動商販,扦取種子樣品;山西省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負責全省玉米樣品的田間純度鑒定和真實性檢測。長治市等6家檢驗機構負責凈度、水分和發芽率的三個項目的檢測。其中,長治、太原扦取樣品送長治市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大同、朔州扦取樣品送永濟市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晉城、忻州扦取樣品送澤州縣農作物種子質檢中心;臨汾、陽泉扦取樣品送臨汾市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運城扦取樣品送運城市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呂梁扦取樣品送汾陽市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
五、時間安排
(一)安排部署任務:3月中旬,在太原召開抽查工作任務落實及培訓會,發放市場抽查通知書;
(二)組織實施抽查:3月31日前,各市種子站完成抽查活動,扦取種子樣品;
(三)開展樣品檢測:4月30日前,各承檢機構完成室內項目檢測;5-8月,完成玉米純度田間小區種植鑒定。
(四)匯總上報結果:4月30日前,檢驗機構將檢測結果報送至我廳種子總站,電子版發送至nybtyzj@126.com,同時不合格樣品需將扦樣單、生產商確認通知書、結果通知單、檢驗報告等有關證據材料(復印件)一并交我廳種子總站;8月下旬,省種子總站匯總上報抽查結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溝通配合。春季種子市場抽查是農業部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的重要工作內容,各有關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協調,密切配合。扦樣結束后,扦樣單位及時將樣品(附扦樣單復印件)送達指定檢驗機構。其中,玉米樣品分取純度樣品2×260粒,玉米品種真實性樣品分取200克,寄送山西省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檢驗結束后,
檢驗機構負責將不合格檢驗結果告知經銷商和生產商,并就有關
異議與任務下達單位和扦樣單位共同協商做好答復。
(二)規范程序,依法監管。在扦樣、生產商確認、樣品檢測、結果通知、異議處理、結果判定和報送等各環節要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操作,認真做好記錄取證,規范填寫扦樣單、確認函、問詢筆錄和結果報告,留存樣品包裝、工作場景圖片、文書送達憑證等,確保每個樣品獨立建立一套完整、可靠、可追溯的證據鏈備查,為抽查結果后處理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撐。
(三)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抽查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參與抽查的單位和人員要樹立服務種業服務農業的大局意識,學習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結合抽查工作,積極開展調研活動,做好宣講指導服務工作。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千方百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結果通知的時效性,一方面堅決避免不合格種子下田入地,影響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杜絕因檢測結果不準確導致對企業發展不利的現象。
山西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3年3月19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