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式農場為主,現代化、機械化程度極高
文/圖 華南農業大學 程朝冰
今年暑假有機會到法國農場實習三個月,親身體驗與法國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這里,我將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
法國農場:大多種養兼營
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農業生產的整體實力強大,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大部分領土處于平原和丘陵之上,平坦而肥沃,便于大面積生產和機械化的推廣。
南法主要種植葡萄、油菜等農作物,北法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麥、甜菜、蔬菜和煙草等。其經營形式以私人農場為主。有一些農場主只是經營種植業或養殖業,但是大部分都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同步進行,兩者互為支持,資源循環利用。
法國農業的發達與國家政策是離不開的。硬件上,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適應機械化作業,二戰后法國即進行了領土整治和歸并,同時新建農場道路,拆除成排障礙物等政策。在軟件上,法國人很重視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教學上學校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的實踐能力高。如果你在一個農場看到一群學生出現,不需要懷疑,他們不是在秋游,他們是在上課!當你看到12歲的男孩開著大型機械前往麥田,不需懷疑他是否在開車玩,他就是在使用這些機器工作。
一位農場主Bernard介紹,為了穩定和加強農業發展,法國政府給予各種補貼。最主要的是對農產品分作物、按面積和牲畜頭數進行直接補貼。除此而外,為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設立了青年務農者立業貸款,提供現代化農業裝備資助,設置畜牧和新栽培補貼,以及農業災害補貼貸款。因為法國完善的農業信貸政策,農民想白手起家也相對比中國容易。
關于法國農產品,總體品質高,有保證。在法國大超市購物時,你會發現水果、食品每個都有標貼,上面注明其產地、衛生合格情況。
法國農民:休閑會生活
目前法國約有農民30萬人,占總人口的0.5% 。他們大部分都是農場主,收入并不比普通城市里的公司職員低。他們不僅享受勞動保險,每年還可抽出一定時間休假。
由于法國人工費高,農場主一般很少聘用工人,一般都是家族經營一個農場。盡管農場機械化程度高,但工作依然很繁重,有些每日工作時間達到了14小時,到收獲季節甚至達到20小時。
當我去一個自動化、機械化的蔬菜園幫忙收割蔬菜時,看到一望無際的蔬菜田里只有農場主一個人在工作,機械化和自動化讓法國菜農過上了好日子!
在法期間,滿眼皆是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令人贊嘆不已。法國農民對環境是非常珍視的,在環境保護方面感覺他們看得更遠。農戶會配合實施土地休閑,調整耕種,發展草地,秸稈還田。
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大型企業也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并拿出投資的5%用于購買防污和治污設備。學校組織去參觀家族經營的大型蔬菜加工廠和制糖廠就是這樣,對于產品加工過程中污染問題非常重視。
另外,法國農民很會休閑,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工作,周末放假。法國人的周末一般娛樂活動有閑步逛,騎單車,看音樂會,聚會,去沙灘,踢足球,打網球,搞家庭聚會等,都極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法國Albert附近的一個沙拉場,農場主一個人經營100公頃的菜園,收割時才會請兩個工人幫忙。機械收割程序:一人操作收割機,鋸齒把蔬菜切割,通過輸運帶運至集合箱,隨后稱重裝箱。這個過程中將小型葉子過濾,選出來的葉比較均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