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5日訊(記者 夏天)
一粒種子一元錢,研發出一粒種子相當于每年收獲輛奔馳: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剛剛落下了大幕的第三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是繼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后第二個擁有國字號頭銜的蔬菜專業博覽會。站在國家高度的平臺上,除展銷外菜博會也肩負著中國種業安全等更多深層次的責任。
四川彭州蔬菜種植大戶、彭州三界鎮豐碑村黨支部書記鐘光輝前不久剛飛了趟壽光,特意購買了十多袋種子帶回當地的合作社,準備帶動村民一起試種新品種。“要想蔬菜增收致富,品種不斷更新太重要了,壽光與彭州都是蔬菜之鄉,但我們要走的路還非常艱巨,其中從種子做起就算邁出了重要一步!”鐘光輝書記說。
“壽光蔬菜產業長久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科技創新。尤其表現在致力于民族種業突圍,打造蔬菜產業的中國芯。”據彭州有關人士介紹,彭州要做大蔬菜產業,必須要做好科技創新,該市目前也在不斷努力中,現已建立成都獼猴桃資源基因庫與科研示范基地,在全球范圍內引進品種83個,收集保存了42份野生品種資源。依托四川省農科院、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百信公司、種都種業等單位,建成蔬菜科技三基地,致力于新品種推廣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種業研發。
據記者了解,目前種子大戰在彭州表現并不明顯,雖然彭州近年引進了美國西芹、日本白菜、韓國蘿卜、以色列彩椒等新品種,但種植面積相對不大。“這與彭州農民的種植習慣有關”,彭州市農發局副局長王代春分析說,洋種子的特點是新奇特,適合溫室種植,而彭州盛產的大地菜是時令蔬菜,具有地方特色。其中,17萬畝大蒜和15萬畝萵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品牌認證。但平靜的彭州市場,卻很可能成為洋種子爭奪的下一個重要區域。去年彭州菜博會期間,瑞士先正達、美國杜邦先鋒、法國利馬格蘭等種業巨頭頻頻閃現,記者獲悉,一家知名外資種子企業已有意向落戶彭州。
2009年,生物育種被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此后出臺的國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品種,做大做強現代種業。據知名研究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生物育種市場。“與狼共舞,國內企業可以學習很多有益做法”,王代春副局長說,國外企業通過示范種植、免費試種等方式推廣品種,配備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相對那些缺乏保障的種子店,會讓農民覺得使用放心,極具吸引力。
四川種都蔬菜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屆菜博會的分會場之一,這是一家專業從事蔬菜育種技術研究、種子加工技術研究、品種展示、技術交流、種子及蔬菜銷售與國際貿易、種業技術培訓與服務的現代農業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洋種子在市場上拼戰多年,深感種子比黃金還貴,“比較好的洋種子一粒一元錢,1000粒重三克,三克黃金現在市價還賣不到1000元。”該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道,“雖然國產種子售價便宜,但如果推廣種植面積足夠,研發出一粒種子也等于每年收獲輛奔馳車。”
目前,這里依托四川彭州國際蔬菜產業科技園項目和四川彭州國際蔬菜產業博覽會,利用自身強大的先進技術、品牌優勢和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合作團體,投資建設了3000畝蔬菜產業科技園區項目,總投資3億元。將建設包括辦公科研綜合樓及種子高新精細化加工倉儲中心,現代化蔬菜育苗工廠,3000畝蔬菜產業博覽大廳等。
蔬菜之鄉彭州,種植大地菜80萬畝,沒人計算過每年總計需要多少粒種子。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彭州終于不再甘于只做種植者。通過引進種子研發企業,彭州意在補強產業芯片。北方市場已經點燃的民族種業與洋種子的戰火,也必將開始在這里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