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熱線(記者 楊 佳) 6~9月,本報先后刊發報道《托縣古城鎮:近3000畝青貯玉米生長緩慢 疑偽劣種子坑農》、《疑似偽劣種子坑農事件續:田間鑒定完畢 近日公布結果》、《“東單606”玉米種子未在我區通過鑒定,種植戶成了試驗品?》、《疑似偽劣種子坑農事件續:自治區工商局要求限期查處》、《疑似偽劣種子坑農事件續:種植戶不滿補償方案》,對托克托縣古城鎮二道路、白塔等幾個自然村大面積青貯玉米生長態勢緩慢,村民疑為偽劣種子一事進行了全程關注和報道。
10月8日上午,二道路村幾位村民代表將一面寫有“劣種子坑農害農農民無助 好記者追蹤報道為民維權”字樣的錦旗送到本報,一方面感謝《北方新報》對此事的全程關注,一方面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最終獲得的賠償結果。
村民代表周金龍告訴記者:“通過《北方新報》的報道,這起事件引起了自治區和市級工商部門、農業部門、檢察機關等多部門的重視。在多部門的關心下,國慶節前夕,鎮政府和種子銷售方對二道路村全體使用這批種子的種植戶進行了賠償。賠償面積約840畝,賠償金額為每畝100元。此外,免去種植戶播種前賒欠的全部種子款。兩個款項相加,每畝地的補償額度達到了150元左右。結合這批青貯玉米的最終收獲情況,全體種植戶對這個賠償結果表示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