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記者在市農科院院長辦公室見到程相文時,雖然應邀出席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頒發“農民”獎章儀式已經過去6天,但程相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激動不已,幾度哽咽。總理對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的關心、支持與希望,既讓他深感責任重大,又堅定了他培育出更好玉米品種的信心和決心。
終生難忘的時刻
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程相文又一次見到溫總理,這是自2011年初溫家寶總理到鶴壁市農科院視察以來,程相文第五次見到溫總理。每一次都讓他難掩內心的激動,而這次能見證總理獲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農民”獎章讓他倍感光榮。
設立于1977年的“農民”獎章,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最高榮譽,旨在表彰在促進糧食生產、消除貧困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各國領導人。獎章一般授予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近年來獲此獎章的有巴西總統盧拉、印度總理辛格、沙特國王阿卜杜拉等,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到獲獎者所在國親自頒發。1998年,江澤民同志曾獲此榮譽。
據程相文介紹,當天共有來自基層的3位農業科技專家代表和15名農民種糧大戶應邀出席了頒獎儀式。“能受到總理的邀請,實在是太光榮了,這也充分說明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重視糧食生產和農業科技工作。”程相文聲音顫抖地說。
更讓程相文終生難忘的是,在整個頒獎儀式的過程中,溫總理3次與程相文握手、親切交談,至今他回憶起來還不禁激動落淚。“第一次是總理進入會場后與大家一一握手,第二次是合影時總理轉身與我握手,第三次是留影后總理向糧農組織總干事達席爾瓦等人介紹我時。”程相文滿眼淚光地回憶,“溫總理拍著我的肩膀向糧農組織負責人介紹,說我是我國的玉米育種專家,培育的‘永優’浚單系列新品種,為我國民族種業發展、保障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一幕令現場的程相文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程相文對記者說:“我就是一個種地的,一輩子就干了這一件事,竟受到總理這么高的評價。”
要選育出更適應機械化操作的種子
總理對程相文的評價,讓已經76歲的程相文不僅感到榮耀,更深感責任重大。“這是總理對我的囑托啊,壓力很大。”程相文說,“我要繼續帶領科研團隊選育出更好的玉米新品種,為民族種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8日上午,程相文一早就去了新鄉,與全國13名玉米專家一道參觀學習美國玉米品種“先鋒”的種植情況。“目前,我國的玉米品種與美國的品種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適應機械化操作上還有不足之處,亟待解決。”程相文認為,近年來,世界上玉米從種植到收獲的機械化水平發展很快,而我國的玉米品種雖然在抗倒伏、抗旱、抗病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進步,但在玉米脫水、耐病以及種子的生產加工、田間管理方面還不能滿足機械化操作的需要,這正是我國玉米品種選育的方向。
在程相文50年的玉米品種選育生涯中,已經先后選育和引進了39個玉米新品種,其中“浚單20”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已成為河南第一、全國第二大玉米種植品種。同時,程相文及其團隊通過與大中院校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種質資源,為培育更優良種奠定了基礎。
“市場的變化、群眾的要求、總理的囑托,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不斷創新。”程相文表示,“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結合國內外種質資源,根據本地種植實際,選育出更加適應機械化操作的玉米品種,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不辜負溫總理的囑托。”(鶴壁日報記者 尹新婷 張心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