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9月15日電(陶玉蓮)9月15日首屆重慶青年科學家論壇上,美國《科學》雜志主編布魯斯•艾伯茨就“科學與世界的未來”這一話題作報告,和重慶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交流。他表示,科學界要注重信息共享,美國《科學》雜志也很關注中國兒童“黃金大米”研究試驗事件。
飲水含砷會致癌,科學研究推動政策制定
艾伯茨報告中稱,最初人們并不知道飲水中含砷會危害身體健康。科學家們用動物做試驗,進行研究后發現,飲水中含有砷并持續飲用30天以上的話,即使很少的含量也有可能引起人體癌變,提醒人們要警惕飲用水的安全。
除此之外,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等,也是科學研究所關注的問題。科學讓人類能更清楚地認識世界,也給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分析提供了更為合理的依據。美國的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成果,每年都會向國家提供大約200份建議報告,推動政府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政策規劃和制度。
注重科學教育,中國科學家在《科學》雜志發稿量高于日本
“科學的世界很簡單,就是對真理不停地進行探索。”艾伯茨表示,擴大科學對社會、對世界的影響力,要注重人才的培養,要關注科學教育問題。美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5歲的孩子穿著襪子在草地上行走,每人發一個顯微鏡觀察襪子沾上的東西,大人不作任何點評干涉。結果不少孩子都認為襪子上的黑色顆粒是植物的種子,要把它們種到土里進行驗證,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研究思考和動手的能力。
《科學》雜志不僅關注科學界研究的新成果,也關心青年科學家們的發展,鼓勵他們借鑒其他科學家的優秀成果,輔助自己的科學研究。據介紹,《科學》雜志每年收到1萬7千多份來自世界各國的投稿,質量的要求可謂相當之高。而中國科學家們的論文質量有很大的進步,每年都越來越好,刊登的論文數量超過了日本及歐洲的一部分國家。
食品安全是重要問題,《科學》雜志關注中國“黃金大米”事件
艾伯茨表示,食品安全是各國都很關心的問題,中國也有不少轉基因研究方面的專家。《科學》雜志昨天剛就中國“黃金大米”事件刊登了學術文章。據了解,有關這一事件《科學》雜志目前共發表了兩篇文章,分別為9月11日的“Firestorm Erupts Over Transgenic Rice Study in Chinese Children”,和14日的“Charges Fly, Confusion Reigns Over Golden Rice Study in Chinese Children”。(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