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成都,袁隆平就來到國家雜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的試驗田檢查水稻
2000年畝產700公斤
2004年畝產800公斤
2011年畝產926.6公斤
2020年畝產超1000公斤?
“我是‘80后’,我夢想著等我‘90后’的時候,水稻能長兩米多高,稻谷能有花生粒那么大,人們可以在稻田下乘涼,再不用為糧食問題發愁。”昨日下午,82歲的袁隆平院士站在成都的稻田里,雙手背在腰后,向眾人講述著自己的夢想。袁隆平說,他已經給農業部寫了信,希望能夠盡快啟動超級稻第四期項目,預計2020年能實現畝產超1000公斤的目標。
“我曾經做過兩次一模一樣的夢。夢見我們的水稻長得有兩米多高,稻谷都有花生粒那么大,我們可以在稻田下乘涼,再也不用為糧食問題發愁。”
“我覺得這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科技能讓一切成為可能,原來我們的水稻很矮,現在基本都在1.2米以上了,照這個發展速度,等我‘90后’的時候,夢想肯定能實現。”
———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
談成都
“成都的水稻像‘半老徐娘’,在成熟的季節都是大片的綠葉子,這才叫真的好看。”
“希望成都能研發出適合本土的超級稻,給相同氣候特點的省份做參考。”
看成都水稻像“半老徐娘”
灰白色西裝,白色細條紋襯衣,很精神的寸頭……82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起路來雙手習慣背在腰后,而他的這身打扮,據他身邊的學生說,“這西裝都穿了很多年了”。
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來成都的第一站也選擇了檢查成都的稻田。“有人說水稻長得要像18歲的姑娘,怎么看都好看;不過我覺得成都的水稻長得像‘半老徐娘’,在成熟的季節都是大片的綠葉子,這才叫真的好看。”昨日下午,在國家雜交水稻中心成都分中心的試驗田里,袁隆平手摸著稻葉,用幽默的比喻逗樂了眾人。
袁隆平今年82歲了,不過走在田間地頭步伐很穩健,半米寬的溝渠,一步就能跨過去,還不讓人攙扶,他說這得益于自己常常在田間走,能呼吸新鮮空氣,還不缺鈣。袁隆平給成都稻田實驗一個建議:“爭取實驗小葉子的水稻,成都的日照不足,葉子太大會影響到光合作用。”
成都種糧要結合本土特點
袁隆平站在成都的田間,雙手撥開已長成的水稻看土壤。他說,目前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汽車都在跟水稻競爭”,只有通過提高畝產量才能保證大家都有飯吃。而種糧要因地制宜,“原來成都用湖南的種子,現在有了自己研發的成果,做好可以推廣。種糧就是要把握好‘三糧’:糧田、糧種、糧法。成都濕氣重,日照不足,這三種方法都要結合本地的土地和氣候狀況來研究。”
成都一直都是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重要實驗地,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在西南的唯一一家分中心也設在成都。袁隆平對成都有很大的希望。“發展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人民。”袁隆平說,他現在一直在研究超級稻,也希望成都能夠研發出適合本土特點的超級稻,給相同氣候特點的省份做參考。
談夢想
“我希望在2020年,能實現超級稻畝產超1000公斤的夢想。”
“我曾經做過兩次一模一樣的夢。夢見我們的水稻長得有兩米多高,稻谷都有花生粒那么大。”
下一個目標:畝產1000公斤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超級稻研究的袁隆平,在2000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一期畝產700公斤目標;2004年,實現了第二期畝產800公斤的目標;2011年,在湖南隆回的超級稻百畝試驗田里,實現了畝產926.6公斤的目標。不過,袁隆平的目標還不止于此,袁隆平說,“我希望在2020年,能實現超級稻畝產超1000公斤的夢想。”
袁隆平說,提高超級稻的畝產量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爬樓梯,要一步一步走”。不過,他相信科技的進步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他透露,已經向農業部打了報告,希望開展超級稻第四期、即啟動畝產1000公斤的研究。“我前些天還問了農業部的人,說是最近農業部就要給我回信了。”袁隆平說,2020年中國的人口可能達到15億,超級稻的研發和普及不能讓中國人餓肚子。
在稻田下乘涼 這不是不可能
袁隆平說,他80多歲了,別人都喊他“80后”,不過他依然有夢想,而這個夢想希望能夠在成為“90后”的時候實現。
“我曾經做過兩次一模一樣的夢。夢見我們的水稻長得有兩米多高,稻谷都有花生粒那么大,我們可以在稻田下乘涼,再也不用為糧食問題發愁。”袁隆平說到這里,就像在憧憬一個美好的愿望一樣,“我覺得這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科技能讓一切成為可能,原來我們的水稻很矮,現在基本都在1.2米以上了,照這個發展速度,等我‘90后’的時候,夢想肯定能實現。”
袁隆平喜歡待在稻田里。1個小時的檢查,袁隆平45分鐘都在田里。他對土地有感情,“走到哪,都先要去稻田里看看”。走熱了,袁隆平就直接把西裝脫了。袁隆平的皮膚黝黑,他說在陽光底下多曬曬,人都會健康一些。
據了解,今日上午,袁隆平還將在成都進行雜交水稻考察,下午將為四川的農業科技工作者舉辦學術報告會。
成都商報(微博)記者 鄭鈺飛 攝影記者 鐘劼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