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現代農作物種業工作會議上獲悉,山東自1995年實施“種子工程”以來,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基本實現了精選加工、包裝和標牌銷售。今后,山東將圍繞增強種業整體競爭力和保障農業供種安全兩大目標,建設完善區域試驗、良種繁育、質量監督檢測、市場監管、信息服務和支持保障六大體系,盡快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向種業強省加速邁進。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農作物種業發展成績突出:審定推廣了一批優良品種。如近年來的濟麥和良星系列小麥品種、魯單和登海系列玉米品種、魯棉研系列轉基因抗蟲棉品種等,由于豐產性好、抗逆性強,已成為山東農業生產上的當家品種,在全國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目前,山東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7%以上。規劃建設了一批良繁基地。自“種子工程”實施以來,省級以上共投資建設了33個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9個糧食種子加工中心,全省良種繁育基地總面積已達210萬畝,良種生產能力8億斤。培植壯大了一批種子企業。山東持證種子企業431家,資產總規模82億元,占全國的10%以上。2010年,山東種子企業銷售總金額達到56.3億元,實現利稅11.3億元。初步理順了種子管理體制。目前,山東國有種子企業全部實現了政企脫鉤,近90%的涉農市縣建立了種子管理機構,依法加強了市場監管,構建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與會專家指出,目前,山東種業產業總體不斷壯大,但還存在競爭能力不強,企業普遍規模小、實力弱,受外資企業沖擊日益嚴重等問題,
對此山東確定,為確保現代農作物種業持續健康發展,未來一段時間,將重點建設和完善“六大體系”。區域試驗體系:健全品種試驗網絡;嚴格審定條件,完善審定制度;加大展示示范力度。良種繁育體系:力爭到“十二五”末,建成高標準良種繁育基地260萬畝。質量監督檢測體系:通過自檢與市場檢查、監督抽查相結合的質量監督檢測體系確保山東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安全。市場監管體系:健全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切實加強行政許可管理工作,強化種子執法隊伍建設,堅持“打防結合”、“屬地管理”和“五不放過”的原則,推動執法監管工作向縱深拓展。信息服務體系:健全完善種子管理信息查詢系統,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實現品種、質量、市場以及“兩證”種業信息的共享;健全完善信息檢測網絡平臺,加強種子基礎信息檢測點的建設;健全完善種情調度制度,密切關注種子供需形勢確保種子市場均衡供應。支持保障體系: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扶持政策支持種子企業的育種和研發工作,努力營造加快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