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種業發展,將發展現代種業列入農業產業發展高端。種業是成都市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實現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抓手。該市制定和完善了種業發展規劃、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促進了種業的健康發展。成都市是全國重要的雜交水稻種子主產區之一,油菜種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整個種業在全省、全國處于中上水平。
目前,成都市現有種子企業82家,2011年,全市種子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23億元,利潤7200萬元,其中,銷售收入上億元的1家,上1000萬公斤的17家,外銷企業8家,出口種子667.7萬公斤,創匯1656.32萬美元。
2011年全市建設雜交水稻制種基地5萬畝,總產1040萬公斤,入庫種子1000萬公斤;建設雜交油菜制種基地1.5萬畝、雜交玉米制種基地0.6萬畝、小麥良繁基地1.5萬畝、蔬菜種苗基地100畝、食用菌菌種基地100畝、獼猴桃種苗基地100畝。
成都市現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各類科研育種機構13家,通過雜交育種、輻射育種等育成了一批高產、優質、高抗糧經作物新品種。此外,還有自主選育或參與選育有品種權的企業30余家,具有較強研發能力或掛靠科研院、校、所的企業10余家,從事新品種選育的民辦科研所2家,雜交水稻、油菜品種研發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據悉,到2015年,成都市將建立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和特色經濟作物優勢種子生產基地20萬畝,全市種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建立市、縣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站10個,完善提升5個縣級種子質量檢測站;培育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集團3-5家、上市種業企業1-2家。
同時,在種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上,市農委加強種業發展宏觀指導和協調,制定成都種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科學規劃和布局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明確該市種業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大“成都種子”證明商標推廣使用力度,使成都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與生產的優質種子相得益彰。一方面應建立完善的種子生產標準、質量標準和檢驗體系,大力提高該市種子質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應積極參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在競爭中宣傳品牌、提升品牌、爭創名牌,促進成都種業可持續發展。











![[人民日報] 我國篩選出耐鹽堿種質資源1100多份](http://518pifa.cn/file/upload/202411/08/092303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