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傳媒網-魯北晚報15505430155熱線訊 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套種是一種比較科學的種植模式,也給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嘗到甜頭的農民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但就在此過程中,惠民縣李莊鎮大周村及附近村莊的農戶卻受了蟲災。蟲災尚可防治,可經營農資的末端經銷商卻因此發了愁。
■植保專家研究災情
>>玉米苗期遭蟲害 愁了農戶急了農資經銷商
據惠民縣李莊鎮大周家村的末端農資經營戶周淑軍介紹,近年來當地農民不斷擴大洋蔥、大蒜等經濟作物與玉米等糧食作物套種的規模。為了使玉米生長不至于輸在起跑線上,農戶們在種植玉米前紛紛用藥物對種子做了處理。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種子的發芽率,再者也為植株的后期生長提供保護。
近日,周淑軍與鄰近農資經銷商董先生達成協議,為其代售玉米種子。按照董先生的囑咐,周淑軍用一種名為“樂墾克百·甲硫靈”的藥物將種子進行了處理并銷售給了附近的農民。“農戶們都是在大蒜等經濟作物的生長晚期就進行玉米套種。可玉米苗剛長出不久,就陸續有人來找我,說懷疑種子或者拌合的藥物出了問題。”周淑軍說道。
18日,記者在周淑軍的引領下來到了一農戶的田里。看到該農戶種植的大蒜剛剛“起駕”,玉米卻已長到近20厘米高。受災玉米的葉面出現白色的斑點,輕輕掰動葉片,便有大量的小蟲躥出來。“也不知道這是受了什么災害,要是這么發展下去,估計植株很快就會死掉。”周淑軍說,“也不怪農戶們反映。同一個塊地中,用其它種子的植株長勢很好,而用我經銷的種子就出現了問題。”
根據周淑軍的統計,前前后后共有七八名鄉親找他反映過此事,受影響的地也已經達到80多畝。“玉米糟了蟲害,不光農戶愁,我自己也‘疼’得慌啊。這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周淑軍說。
>>拌種方式原理相同 防治效果卻不同
隨后,記者跟隨周淑軍的妻子找到了為其提供種子及拌合藥物的經銷商董先生。董先生介紹,自己去年經營的種子也是用“樂墾·克百甲硫靈(瓶裝)”拌合的,并沒有出現玉米受災的情況。今年,除了這種拌種方式之外,自己又用兩種袋裝的藥物進行了拌合。而且,這兩種拌種方式的作用原理大致相同。
同時,周淑軍的妻子介紹,董先生只說給了自己一種拌合方式(用“樂墾·克百甲硫靈”拌合),而另外一種拌合方式自己并不知情。然而,用“樂墾·克百甲硫靈”拌合種子的植株受災嚴重,而另一種方式拌合的植株卻無異樣。“兩種方式對玉米病恙的防治效果差別明顯。代售種子時說得好好的,我希望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
為打消周淑軍妻子的疑慮,董先生來到受災地塊并取了玉米株樣。隨后來到惠民縣農業局植保站邀請農業專家進行鑒定。
>>藥物拌種防治薊馬蟲災 效果不明顯
說明來意,惠民縣農業局植保站專家李照輝對玉米植株進行了檢查,發現玉米是受了薊馬蟲災。根據董先生提供的拌種藥物“樂墾·克百甲硫靈”,專家告訴記者,該藥物對防止蚜蟲、飛虱、粗縮病等病害有防治效果,但對薊馬蟲害沒有效果。同時,李照輝介紹,薊馬蟲災多發于種植大蒜、洋蔥等作物的地塊。其繁殖速度和成災程度是普通地塊幾倍甚至數十倍。
“像這種情況,農戶如果及時針對薊馬蟲災進行藥物防治,應該不會對植株的整體生長態勢有大的影響。”李照輝說。
■相關鏈接>>玉米薊馬是玉米苗期主要害蟲之一
危害特征:玉米薊馬以成、若蟲銼吸玉米葉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長發育。
發生規律:薊馬以成蟲在禾本科雜草根基部和枯葉內越冬,在玉米上繁殖2代,第二年春天在麥茬及其它禾本科作物上為害,部分飛到春玉米苗上為害。5月下-6月初在春玉米和麥類上有一個若蟲發生高峰。6月中旬在麥類、春玉米上有一個成蟲高峰。7月下旬又有一個成蟲高峰。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結合田間定苗,拔除蟲苗帶出田間銷毀;促進玉米早發快長,營造不利于薊馬發生發育的環境;拔出地頭及地塊周圍雜草,減少蟲源。2、化學防治。薊馬蟲體小,不易發現,苗齡越小,危害越大,10葉以上的玉米抗害能力強。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g;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0克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方法是在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對玉米葉片和心葉進行噴施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