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含蝦青素的番茄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問世,這是世界首例能高產蝦青素的番茄新品種。4月10日,課題負責人黃俊潮在云南省科研機構聯合會召開的2012年第一次項目推介會上介紹了該項目。
蝦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強的抗氧化劑。醫學研究證明,蝦青素具有保護皮膚和眼睛,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腫瘤、抗衰老等生物學功能。專家預測蝦青素是未來50年最引人矚目的天然活性物質。然而,蝦青素的生物合成只發生于少數生物且其產量通常很低。雨生紅球藻是自然界中蝦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目前唯一用于商業化生產天然蝦青素的單細胞真核綠藻。但受制于雨生紅球藻自身的遺傳特性,如生長慢、對生長環境敏感等,雨生紅球藻養殖企業只能以小生產規模和較高的生產成本得到產品質量難以保持穩定的藻粉。
由于天然蝦青素來源非常有限,培育高產蝦青素經濟植物成為科技人員追尋的目標。10年前誕生了首例產蝦青素煙草(只在花的基部產少量的蝦青素),2008年又有人培育出含蝦青素胡蘿卜(蝦青素含量約0.1%)和葉綠體基因組轉化的煙草(蝦青素含量約0.3%)。
黃俊潮等人經過近10年努力,對微藻蝦青素的合成途徑及催化關鍵步驟的限速酶基因作了全面分析比較,成功解決了限制高等植物合成蝦青素的關鍵問題,并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產蝦青素的番茄新品種,其果實能累積與雨生紅球藻相近含量的蝦青素,蝦青素含量高達1.6%。目前,高產蝦青素番茄新品種已在溫室中栽種三代,性狀穩定,蝦青素含量穩定。由于番茄為經濟植物,規模化生產不成問題,更重要的是番茄產量高(可達每畝2萬斤),耕作簡單,耕作成本低。這一研究成果具有極大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