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農業主導品種
水稻(30個)
一、長江流域
(一)Y兩優1號:適宜在海南、廣西南部、廣東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二)新兩優6號: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三)豐兩優香一號: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四)豐源優299:適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晚稻種植。
(五)南粳44:適宜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六)秀水134:適宜在浙江省粳稻區作單季稻種植。
(七)株兩優819:適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早稻種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早稻種植。
(八)中嘉早17:適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九)中早39:適宜在浙江省作雙季早稻種植。
(十)天優華占:適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區除外)、湖北(武陵山區除外)、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白葉枯病輕發區和云南、貴州(武陵山區除外)、重慶(武陵山區除外)的中低海拔秈稻區、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陜西南部稻區的中等肥力田塊作一季中稻種植;適宜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十一)珞優8號: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十二)內5優8015: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十三)湘晚秈17:適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晚稻種植。
(十四)云光17號:適宜在江西平原地區、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十五)宜優673:適宜福建省稻瘟病輕發區、廣東省粵北以外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二、華南稻區
(一)天優998:適宜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二)玉香油占:適宜在廣東省和海南省作早、晚稻種植。
(三)特優582:適宜在廣西桂南稻區作早稻或桂中稻區作早稻種植。
(四)天優122:適宜在廣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適宜廣東省各地早、晚稻種植。
三、西南稻區
(一)Q優6號: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陜西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二)川江優527:適宜在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丘陵稻區、陜西省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三)內5優39:適宜在云南、貴州(武陵山區除外)、重慶(武陵山區除外)的中低海拔秈稻區、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陜西南部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四)云粳26:適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00米的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種植。
四、北方稻區
(一)龍粳21: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區插秧種植。
(二)龍粳26: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上限插秧種植。
(三)綏粳9號: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上限插秧種植。
(四)通禾836:適宜在吉林省松原、通化、延邊、四平、長春、吉林等中晚熟稻作區種植。
(五)沈農9816:適宜在沈陽以南中晚熟稻區種植。
(六)徐稻3號:適宜在江蘇省淮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七)寧粳43號:適宜在寧夏引黃灌區中等肥力田塊插秧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