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唐縣獲得112萬中央財政花生良種補貼資金,為確保花生良種補貼實現良性對接,讓花生種植戶直接受益,該縣在實際工作中采取“五個嚴格”,確保項目實施不走過場。
一是嚴格組織領導。成立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項目鄉鎮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班子,逐級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二是嚴格控制種子質量。花生原種質量事關項目實施效果,事關第二年花生大田用種質量。對種子質量實行全程控制和終身負責制,明確要求供種單位必須做好種子精選和質檢工作。三是嚴格推廣機械收、播,提高種植效益。購進專門的花生點播、收獲機械,大大降低了用工量和用工成本,花生生產實行統種、統管,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四是嚴格地力測評,推廣配方施肥,提高花生產量。抓好栽培種植管理新技術的同時,突出做好花生田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及時化驗土壤養分含量,科學配置氮、磷、鉀適合含量肥料,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五是嚴格技術指導,提高服務水平。聘請農業專家進行定期指導,確定適合種植的花生品種,盡快將新的技術、資源信息傳遞到技術人員及農民群眾手中,保障了花生繁育、大田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從源頭上解決了品種及技術制約壁壘。另外,技術人員組成服務小組,全程跟蹤服務,切實保證及時推廣最新的農業技術和品種,提高花生產量,增加農民收益。
今年,我省將花生良種繁育補貼和良種大田生產補貼兩個環節的補貼合并,對農民繁育花生良種,按照每畝140元的統一標準進行補貼。高唐縣承擔良種繁育任務面積為8000畝,輻射8萬畝良種大田生產項目區。在花生良種補貼政策的有力帶動下,今年該縣引進了山花9號、花育22、花育25、豐花5四個高產量、高油率、高油酸的花生良種,引進了高產精播等栽培技術,每畝播種由原來的18公斤左右降低為14公斤左右,每畝節支增收50元左右。采用新技術后,每畝花生果可增產50至100公斤,農民每畝綜合增收400至600元。如果按全縣15萬畝花生種植面積來計算,每畝花生增產50公斤,全縣花生產量可增加750萬公斤,增收50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