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8日下午在北京閉幕。
早報訊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8日下午在北京閉幕。此次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11.08,-0.52,-4.48%)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
按慣例,“中央一號文件”意見稿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討論后將在來年1月頒布。2004年至2011年,中央已經連續發布了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2011年聚焦水利建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作總結講話時提出,推進農村科技創新,要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同時,要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具體而言,必須強化農技推廣服務,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打破部門、區域、單位和學科界限,建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大幅提高農業科技投入強度,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科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期間,全國農業工作會議27日在北京召開,該會議同樣聚焦農業科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明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部署農業科技創新,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目前糧食生產的資源要素已繃得很緊,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的空間有限,繼續提高單產的難度很大。由于農業生產資料特別是柴油供應和價格可能面臨新的問題,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農業生產正在進入高成本階段。”韓長賦說。
對于面臨的諸多挑戰,人民日報12月29日發表的社論闡述得更具體:“應當看到,這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業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生產要素價格持續上升,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深、農產品市場波動加劇。……更應當看到,這些困難和不利因素仍將長期存在……必須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更多地通過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必須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韓長賦指出,明年農業生產面臨諸多挑戰。進入四季度以來,小麥、玉米、大豆市場交易趨淡,價格下行壓力較大;生豬價格波動,明年上半年可能步入下行通道;牛羊肉消費需求不斷攀升,產能提高難度很大;漁業受今年旱災影響,明年養殖季節苗種供給可能趨緊;馬鈴薯、白菜等部分農產品價格今年大幅波動。
農業部已確定,明年糧食生產的基礎是穩定面積,重點是提高單產,關鍵要依靠科技。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要點
●今后在農業科研領域創新的重點和方向將是加大公益性農業行業科研專項實施力度,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撐,繼續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等。
●今后將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明年在全國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把加快種業發展作為“農業科技促進年”的著力點,制定實施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
●從明年起,農業部將啟動實施《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對生豬生產的監測,適時啟動調控措施,努力避免明年豬價過度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