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種子,牽動糧食產量,影響物價,抽癟我們的錢包,也是糧食,進入我們的胃,所以我們關注它。很多人都認為種子上市公司背后有故事,它們的關鍵詞是“一號文件、種業規劃、冬種、通脹”。十大券商齊齊唱多,基金等主力資金虎視眈眈搶籌潛伏,萬向德農、荃銀高科、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神農大豐……,誰將率先爆發?如果有一天,我們吃的東西,種子有問題,您還相信這些種業公司嗎?中新網證券頻道將做系列解讀。

中新網12月5日電 (證券頻道 程春雨) 中新網證券頻道整理9只種業股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農業部日前發布2011年春季種子市場聯動抽查結果通報相關種子品種不合格的四家種業上市公司中,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荃銀高科凈利大幅下滑,神農大豐微增1.17%。
前三季度,種業上市公司總營收為995783.11萬元,凈利潤為54490.1萬元。因敦煌種業炒期貨致凈利巨虧8966.65萬元拖累。而隆平高科則業績翻兩倍,被20只基金和保險社保集體重倉。
目前僅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和大北農三公司在三季報中對全年業績進行預告,分別預計2011年全年業績同比增長幅度為0%-30%、50%-80%、50%-70%。其余種業股尚未對全年業績進行預告。
四家業績下滑 敦煌種業炒期貨巨虧最“悲劇”
相比去年同期,9只種業上市公司中共有4家業績大幅下滑。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荃銀高科、豐樂種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是-8966.65萬元、8659.44萬元、153.65萬元、2725.18萬元,同比分別下降293.26%、27.90%、82.65%、69.59%。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4家種業公司中,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荃銀高科日前剛剛被農業部曝光相關品種種子不合格。農業部在2011年春季種子市場聯動抽查結果通報中表示,將對種子不合格企業依法從嚴處理。
敦煌種業最為“悲催”。根據農業部通報,敦煌種業是被抽查初不合格種子品種最大的種業上市公司。而在三季報,9家種業上市公司中,僅敦煌種業一家出現巨額虧損,導致業績同比下滑近三倍。
敦煌種業在三季報中解釋稱,前三季度虧頓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食用油期貨浮動虧損,棉油期貨交易虧損。其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末主營收入73053.83萬元,同比增漲7.67%,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593.56萬元,較上年減少1597.20萬元,同比下滑43789%,主要系食用油期貨浮動虧損;投資收益為-1831.69萬元,較上年減少2617.90萬元,同比下降332.98%,主要系公司棉油期貨交易虧損。
隆平高科增超兩倍 私募強勢介入萬向德農
神農大豐、隆平高科、亞盛集團、萬向德農、大北農201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4531.79萬元、2552.99萬元、7262.87萬元、6293.63萬元、31277.20萬元,同比實現正增長1.17%、215.31%、73.87%、163.32%、59.72%。
根據三季報數據,大北農凈利潤金額最高,而隆平高科則同比增長幅度最大,或是對其業績的看好,機構紛紛重倉隆平高科。銀華核心價值、申萬菱信新經濟、嘉實主題精選等20只基金集體持有隆平高科3845.24萬股,占流通股比例13.87%;另保險持股875.39萬股、社保持股461.58萬股。
萬向德農前三季度主營收入35096.08萬元,同比減13.44%,但退稅款和投資收益幫助下,利潤增成功實現正增長163.32%。報告期內,投資收益1300萬元,同比增一倍;收到退稅款1536 萬元,所得稅費用下降131.64%。
由于萬向德農業績大幅增長,十大流通股東引來了陽光私募鴻道的強力介入。前第二、三、五大股東分別被私募基金鴻道1期、鴻道2期和鴻道4期瓜分,總共持股817.58萬股,占萬向德農流通股比例4.8%。(中新網證券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