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選育的芝麻新品種“中芝13”,自2005年通過全國品種鑒定以來,已累計推廣1100多萬畝,凈增經濟效益6億多元。該品種具有“三高一廣”特性——高耐濕、高抗病、高產、廣適應性。
我國芝麻主產區——江淮地區長期存在漬澇害和病害等制約芝麻生產發展的因素。為解決這些問題,油料所科研人員采取加大選擇壓力、同步定向和異地穿梭育種技術路線育成中芝13。該品種2003~2004年連續兩年參加國家(江淮片)區試,在多數試點因前期陰雨連綿和后期大雨大風等不利氣候脅迫導致區試產量較低情況下,中芝13表現出了高強的耐濕抗逆性,居參試品種第一。通過人工濕害脅迫處理,中芝13在光合特性、保護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標和萎焉率、死株率和濕害產量等表型指標均顯著優于江淮主產區主栽品種。
同時,中芝13的產量和增產率居參試品種第一。國家區試平均畝產67.61公斤,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3.04%,增產率位居近十年國審(鑒)芝麻品種中最高。在鄂豫皖贛4省生產試驗中,12個試驗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75.95公斤,比對照增產13.38%。該品種品質優,外觀品質好,區試平均含油量56.58%,比對照高0.56個百分點,種色純白,薄皮大粒,適合榨油、食品、出口等多種用途。
中芝13具有廣適應性,已在我國黃淮和長江流域主產區的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江蘇、河北等省推廣應用,通過引種試種在新疆、廣西、浙江、海南等省均適宜種植并已逐漸推廣,是目前我國適應性最廣的品種。(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