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在線訊(記者蔡俊 通訊員楊少華報道)新疆奇臺縣西北灣鄉村民于晨杰,現在成為鄉里的大紅人:5年前他轉行當了辣椒經紀人之后,不僅在奇臺、烏魯木齊都買了房子,還帶動當地農戶種植辣椒,種植戶人均年增收1萬余元。
“今年奇臺縣辣椒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了近2倍。”奇臺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無獨有偶,塔城地區最大的辣椒種植重鎮安集海鎮,辣椒種植面積也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新疆于“十五”期間大力發展以“紅辣椒、紅番茄、紅花”為主的紅色產業,十年來,新疆辣椒產業發展迅猛,產量年均增長48%,僅制干辣椒面積已發展到60萬畝;2010年,受益于種植辣椒,全疆種植辣椒農民純收入約為10億元,凈增5億元。
種植辣椒經濟收益可觀
2005年,于晨杰還是一名辣椒種植戶,當年他和村里種辣椒的村民同獲豐收。2006年,他開始為辣椒產品加工制造的新疆西爾丹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辣椒種植戶信息,并為種植戶與公司牽線搭橋,進行訂單式生產。
于晨杰算了一筆賬:一畝辣椒產值為4000元至5000元,除去成本一畝地能凈掙2000元以上。而一畝棉花地產值為1500元至2000元種植辣椒的經濟收益明顯高于其他農作物,約為種棉花的一倍、種玉米的近兩倍。
“村里種植戶每戶平均種20~30畝地,只要有一半地,也就是10~15畝用來種辣椒,一年僅辣椒收入就會達兩三萬元,比種棉花增收1萬余元。”于晨杰說,相較于棉花等其他農作物,辣椒病蟲害少田間管理相對容易,另外辣椒市場價格波動較小,和公司簽訂種植合同后,綜合風險大幅降低。
“剛開始還有農戶不愿簽訂單合同,后來看種辣椒的都掙上錢了,就都開始增加辣椒種植面積。”于晨杰說。
今年,辣椒收購商給種植戶的收購價格相當誘人,線椒每公斤2.3元左右,菜椒每公斤1元。以線椒種植為主的沙灣安集海鎮辣椒經紀人孫勇福也算了一筆賬,每畝按2噸鮮辣椒的產量算,畝收入在4500元以上,扣除投入成本,每畝凈賺2500元至3000元。按種植面積5萬畝來算,全鎮一年僅辣椒種植一項純收入就超過1.3億元。
辣椒種植生產銷售漸成產業鏈
“二十幾年的辣椒種植,我們始終停留在種辣椒、賣辣椒的階段,今后,延伸產業鏈將成為安集海鎮發展辣椒產業的根本出路。”10月17日,安集海鎮黨委書記班軍云說。
安集海鎮在辣椒產業鏈的發展上,已邁出了一大步,該鎮計劃用3年的時間,實施萬畝辣椒示范園區建設,使辣椒種植實現集約化,實現辣椒從優良品種使用、育苗移栽技術,到機械化采收、工廠化烘干及深加工的產業鏈提升。
“我們現在急需引進辣椒紅色素加工企業、辣椒打粉企業及相關的辣椒產品企業,再不能停留在賣辣皮子的階段了。”班軍云說。
與之遙相呼應,產業鏈式發展在新疆西爾丹食品有限公司已初具規模。目前該公司與阜康、安寧渠、奇臺等地農戶實行訂單式收購,收購面積數萬畝,西爾丹辣椒醬已遠售北京、南京等內地城市。
該公司副總經理方疆萍表示,該公司已在阜康立項,在當地建設辣椒產業園基地,計劃對基地內辣椒從田間選種、育苗、栽種環節起,直到深加工制醬,市場銷售,形成產業鏈式統一化生產。到2015年,該公司計劃在北疆地區的辣椒種植面積將擴大至20萬畝。
新疆隆平紅安辣椒產業公司董事長袁豐年則表示,目前該公司在新疆多個農牧團場建立了紅辣椒種植、加工基地,集育種、品種繁育、種子經營、加工、高端產品開發等于一體;定向引種、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其生產的辣椒制品成為食品、生物、工業、制造業等應用的重要原料。
“我區辣椒產業鏈式發展正初具雛形,并形成初步規模。”烏魯木齊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長葛菊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