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種也被稱為空間誘變育種、太空育種,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擬空間環境裝置,通過空間環境,包括宇宙輻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場等多種因素,對植物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通過嚴格的地面選育過程,獲得優良農作物品種的過程。通過加快空間航天育種技術的發展,聯合各方力量,現代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將不斷加強。
據了解,早在1987年8月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利用第九顆返回式衛星,首次成功進行了農作物種子的太空搭載試驗。至今,我國先后利用15顆返回式衛星和7艘神舟飛船,搭載了上千種作物種子、試管苗、生物菌種和材料,獲得了大量產生變異的新性狀品種。
目前,我國擁有經過太空搭載的農作物共計9大類393個品系,育成并通過國家或省級鑒定的新品種達到70多個。據介紹,航天育種在農業生產中的大規模應用,明顯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改善了農產品質量,優化了農作物抗性。
據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