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訊 (通訊員王祥峰 李明輝)9月15日,魯寧科技合作新成果魯單9067玉米品種贈送儀式在銀川舉行,山東省農科院將選育的玉米新品種魯單9067贈送給寧夏人民政府。此舉對支撐西北農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山東省農科院與寧夏農牧廳于2005年簽訂《魯寧科技合作協議》,6年來雙方合作取得積極進展,特別是玉米新品種示范與引種效果明顯。“魯單9067”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新育成的優良玉米雜交種,2010年通過寧夏自治區審定。據品種育成人孟昭東介紹,“魯單9067”生育期141天,屬中晚熟型雜交品種,莖稈堅韌,高抗倒伏,抗大斑病與小斑病。2008年?2009年,該品種兩年區試試驗套種平均畝產514.95公斤,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0.3%;單種平均畝產841.2公斤,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2.05%。適宜寧夏引揚黃灌區單套種。
寧夏自治區農業資源條件優越,特別是引黃灌區,素有“西部糧倉”“塞上江南”之譽,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優良的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在上世紀90年代,山東省農科院玉米所就在寧夏進行玉米種子生產,與當地種子企業開展了科技合作,并與寧夏銀川西夏種苗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寧夏中試繁育基地”,開展玉米品種聯合鑒定、引種等試驗工作。目前,山東省農科院玉米所還有32個品系正在寧夏參加區域試驗。













